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综合评论

别放大了电影“零票房”的尴尬

发布时间:2013-03-10 07:2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3月5日是学雷锋日,一部讲述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的传记电影《青春雷锋》在南京上映。遗憾的是,这部《青春雷锋》在南京首日上映竟然出现了几乎“零票房”的尴尬局面,上映4场竟无一人买票。无独有偶,在西安,《青春雷锋》也因无人购票,两家影院出现停映。

  (3月6日《扬子晚报》)

电影与主题日结合,是当下电影实现营销的流行手段。你看,在2011年上映的《2012》,在2013年1月4日上映《一生一世》、在情人节上映《101次求婚》,都是电影迎合节日的表现。

然而,以为赶在学雷锋日上映,便会有个好的票房收成。没想到,4场票房均以零告罄。不禁让人纳闷,现代人到底怎么了,难道真是雷锋渐“老”,或是世人受物欲影响,已经无人对雷锋感兴趣了?对此,网友们调侃到,“大家都去大街上学雷锋了,哪有时间看主旋律电影”;“不走进电影院看主旋律电影,也是学习雷锋勤俭节约的表现,因为雷锋即便活在当世,想必也不会舍得花钱去看电影”……当然了,网友们的调侃也仅仅是调侃。

的确,电影的上座率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众的意识与喜好。然一个主题的电影,连起码的观众都吸引不来,恐怕就不是观众意识水平问题了,而是选题本身没有拿捏好观众的兴趣。关于雷锋的故事,公众早已从其他渠道如电视、小说、演讲等获知。时至今日,一部《青春雷锋》主题电影,没有创新突破,仅想靠炒冷饭来获取票房,无异于痴人说梦。

雷锋主题电影在“学雷锋日”遇冷,的确很容易引发各种误读,被认知为雷锋精神的褪色,雷锋影响力的淡化。其实,《青春雷锋》4场“零票房”,并不表明雷锋精神被抛弃。以雷锋为原形拍出的电影,应当纳入主旋律电影范畴,但它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根本不能以此作为精神盛宴的全部。在现实生活中,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学雷锋,一个又一个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这些都说明,雷锋并未走远,雷锋精神还在人们的心中。

雷锋题材电影的票房惨淡也许说明不了什么,但近些年来学雷锋活动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现象则真的值得我们注意。直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学雷锋就是在每年3月,上街扫马路、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等等,应该说,这些“应景式”“一阵风”式的学雷锋举动,并不能让雷锋精神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从而令某些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得到深刻改变。

雷锋的归雷锋,票房的归票房。市场条件下,电影“零票房”,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很多名导演都有过“零票房”纪录。但是,如何通过电影的表现形式,让电影起到教化作用,如何让主旋律电影更加吸引人,让人更爱看,仍然值得电影制作者的反思。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乐 怡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