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工作,必须抓关键;只要找到关键,才能事半功倍。对于眼下这场日趋猛烈的拆违风暴来说,党员干部就是关键。
从违建成长历程来看,能够制造违建、尤其是能够制造“规模违建”之人,必须具备三种能力:消息灵通、财力可支和地方权威。唯有消息灵通,才能在项目决策过程中探得风声,及早准备;唯有资金充足,建设足够体量的违建,才能突破“盈利平衡”,实现收益;唯有具备一定的地方权威,才能融通关系、冲破基层监管,让违建免于“夭折”,最终长至“成年”、等待“变现”。
毋庸置疑,能够集聚“三种能力”,党员干部肯定比普通群众更为容易。事实上,对于违建成风,坊间也早有定论,一言以蔽之,就是“少数党员干部前面开路,部分群众紧随其后”,最终违建成灾、社会买单。
党员干部不仅是私人违建的“带头大哥”,往往还是“集体违建”的中坚力量。为改善办公环境,多盖几所房子;为化解停车难题,多造几间车库;为单位创造收益,多搭几间临街门面……这些“为公不为私”的理由,让很多干部盖起违建来显得理直气壮。但归根结底,无论“为私”,还是“为公”,党员干部、党政机关带头违建,都严重侵害公众权益,极大损害社会风气,本质并无不同。
在镇江市拆违大会上,市委主要领导喊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响亮口号,要求拆违从党员干部、党政机关抓起,限期4月底前完成自拆,超期者将严肃处理。这无疑是打准了违建“七寸”,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各级党委政府有信心、有决心,从自身抓起,从内部抓起,就一定能够刹住违建之风,还城市一片干净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