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提示●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市民的居住条件也都在不断改善和提升。您现在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有多大?您希望自己的居住条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本期调查围绕这些话题展开。
调查图表 :
调查图表一:您现在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有多大?
调查图表二:您对目前的居住条件满意吗?
调查图表三:您希望自己的居住条件有哪些方面的改善?
超六成受访者:希望住房面积更大更宽敞
此次调查,共计回收纸质问卷93份,有203名市民通过金山网、镇江网友之家等网站参与调查。结果显示,超四成受访者现在的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为30-50平方米,近三成受访者表示对目前的居住条件满意。
超四成受访者:
人均居住面积30㎡-50㎡
调查中,针对“您现在家庭的人均居住面积有多大”这一问题,14.1%的受访者表示小于15平方米,33.8%的受访者表示为15-30平方米,43.5%的受访者表示为30-50平方米,8.6%的受访者表示大于50平方米。
近三成受访者:
对目前的居住条件满意
您对目前的居住条件满意吗?对于这一调查话题,29.7%的受访者表示满意,25.3%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满意,34.1%的受访者表示很不满意,10.9%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
受访者凌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家住弥陀寺巷,“家门口的交通很便捷,买东西很方便,就是房子的房龄长了,户型不太合理,而且和新建小区相比,家门口谈不上有优美的环境,这些都不太满意。”
绝大多数受访者:
希望住上大房子
您希望自己的居住条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64.1%的受访者表示,希望面积更大、更宽敞,29.4%的受访者希望小区环境大幅度提升,6.5%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当然希望住上大房子了!”调查中,几乎绝大多数受访者谈到自己居住条件需改善的话题时,都这样表示。
家住三茅宫的受访者任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住在大西路,那时候家里5口人,挤在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自己结婚后,住上了50多平方米的公房,现在和儿子一家住上了120平方米的“全明”公寓,“现在三代人住这么大房子还是有些不够宽敞,当然希望今后能住上更大的房子了!”
(记者 胡冰心 配图:谢志斌 )
相关报道:
你是否居有所安?
安居才能乐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曾经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而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人对房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地在追求房子的面积、地段、小区环境等。
房子体现“幸福指数”
“这里的小区户型好、环境好,离市区也近,住着很舒心!”当记者采访家住焦山片区某新建楼盘的钟先生时,他如此感慨道。今年78岁的他和老伴都是安徽人,2009年儿子在镇江买了新房后就把他们接过来一起住,钟先生介绍,儿子和儿媳工作忙,经常出差,近200平方米的房子平时就是自己和老伴及孙子住,小区环境优美,家里户型通透合理,出门交通也便捷,住得很舒心。
采访中,很多市民认为,住得是否舒心,最重要的就是房子的面积和周边环境。“现在我已经过上了一直向往的田园生活。”采访中,家住学府路某小区的万女士介绍,自己当时选房子时,特地挑选了一楼有院子的户型,“2008年入住后,每季都种时鲜蔬菜,院子里晾晒衣服也方便,房子光线好,小区物业、环境都不错,出门买菜也方便,附近还有欧尚超市,各个方面都很满意。”她乐呵呵地介绍,自己家现在的房子,让一家人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希望房子更大更敞亮!”
谈到家里的居住条件,家住山巷广场附近的彭先生不由得摇起了头。“前几年拆迁没有拆到我们家,现在住的平房面积太小,冬天冷、夏天热,即使装了空调,但是由于门窗有缝隙,也不够给力。”他无奈地说,女儿今年刚刚大学毕业,在无锡工作,家里四十几个平方米的面积,勉强够自己和妻子住,迫切地需要改善居住环境。
“最怕过夏天了,一到夏天,门口的垃圾箱那个异味非常难闻,垃圾外溢现象也严重,家里原本面积就小、憋闷,那日子别提多难受了。”家住鼓楼岗的夏女士介绍,老式的房子最怕过夏天,一直在攒钱,准备换一套新小区的公寓房,“60平方米也好,80平方米也好,小一点无所谓,关键图小区有个优美的环境,房子‘全明’,就满足了。”
老宅无法满足居住要求
在我市老城区里仍保留着许多老宅子,这些老宅是按当时物质和精神需要建造的,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改善和提高,老宅子已然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甚至难以居住。
老城区宝塔路街道同德里社区就有许多老宅子,在社区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浴池巷2号,还没进屋就看到屋宅前有一面青砖墙,上面有石头刻成菱形的“福”字。“以前每家每户建宅前,要建这样一堵‘灶避墙’。”宅子主人戴芹说,光看这堵墙就能证明老宅的历史,听老一辈人说,这宅子已有150年的历史。
戴芹介绍,这座四合院老宅共有两户人家居住,每户分摊下来仅有20多平方米的空间。走进她家,狭小空间里兼备了客厅、房间、厨房等多种功能,一家三口住在里面,没有空调、卫生间,也没有天然气等设施。“老宅屋面、木结构、墙体及排水设施都太陈旧。一到下雨下雪天气,都会出现屋漏、墙体开裂问题。”
“老宅子的历史越久,越不适合今天使用,甚至几乎难以居住。”戴芹表示,由于家庭生活并不富裕,她唯一的盼望就是期待政府相关部门对老城区房屋征收利用,从而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记者 杨佩佩 胡冰心
图为米山雅居拆迁安置回迁房。 王呈 成华 摄
昨天·今天·明天
——走进“7+1”改造前的居民家中
从中山西路与太古山路交叉处往南一拐,钻进崎岖蜿蜒的小巷里时,立即感受到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这是都市人越来越少看到的市井生活:在紧密相连的灰色老楼之间散步聊天,在拐角处店铺前互相点头问候……随着镇江市旧城区城中村首批“7+1”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太古山社区这片全市最大的旧城区将被具备完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和公共服务配套体系的“山林城市”特色小区所替代。近日,记者走进即将改造前的太古山片区,与当地居民谈谈这里居住生活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还想和老邻居们在一起
今年70岁的太古山小区23幢居民华老太太,对这个老小区近30年记忆中最初的那一段,总是与“暗淡”两个字紧密相连:社区内路面坑洼不平、人行道板破损严重、污水外溢、路灯不亮……从家里窗户往外看,四处林立着居民随意搭建的小棚和破铁皮房子,“有一段时间不敢带外地朋友回家玩,怕被人笑话。”
随着近几年市政府针对太古山社区几次改造,上述情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然而这一切显然还不能满足华老太太对新小区的美丽憧憬:路面平整、干净,有足够大的空间悠闲地漫步,楼前建起休闲小广场,石桌石凳点缀在绿地中,居民惬意地享受着春天的阳光。
谈起对未来新小区的展望,华老太太满脸堆着笑容,但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丝伤感。“只是希望到时候老邻居们别变。”她说,自从儿子前几年去世以后,太古山社区和一帮几十年的老邻居们是她精神上唯一的依靠,“大家要一起回来才好。”
希望还能为大家煮面条
前天傍晚,当记者来到太古山入口处张师傅开的面条店的时候。2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已经挤得满满当当,新老顾客络绎不绝。“一家三口都依靠这间小店,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足以维持生计。”
早在太古山社区建立之初,来自苏北农村的张师傅夫妇就开始来到这里经营面店了。“当时是临时搭建的小棚子。”在张师傅眼中,小棚子成了他们夫妻俩最早在镇江立足的“根据地”。20多年来,一家人苦苦经营,买了房子,供儿子完成了学业。
本世纪初的时候,这个小棚子被视为违建,面临拆除。“听说社区要找我的时候,我晚上都睡不着觉。”结果,当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张师傅家的情况后,特意帮助他找房子,争取优惠政策,最终支撑起现在的店铺,渡过了难关。“这么多年了,对社区有感情了。”最近,当太古山社区工作人员再次找到张师傅的时候,又给他带来了“福音”:旧城区改造后,会帮他争取新的店铺,还让他回来煮面条。张师傅激动地拉住记者来到店门口,指着招牌说:“这个招牌永远属于太古山社区的。”
(景泊)
评论:
安居才能乐业
筱 璃
一个城市要发展,离不开拆迁,离不开对人居环境的改善。近几年来,镇江的城市建设亮点纷呈,其中去年8月启动的旧城区城中村改造首批“7+1”项目,更是一次大手笔,无论是改造规模,还是规划理念,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7个独立改造地块和南山风景区“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共420公顷土地上,280万平方米待改造建筑将在明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拆迁,并在18-24个月内完成建设任务。整个“7+1”改造项目,关乎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及广大市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是一项普惠性的民生工程。
面对政府如此大的旧城改造动作,市民热议纷纷,充满期盼。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安居乐业”。谁都知道其中的含义——“安居”了,才能“乐业”。所谓“安居”,当然是指居所、生活的环境。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没有自己满意的居住环境,生活总是显得不尽如人意。只有百姓衣、食、住都不愁,“居者有其屋”,才能有激情去充实工作和事业,投身这座城市的发展和壮大。
安居乐业是老百姓生活美好富足的象征。住宅是人类休养生息的主要场所,人的一生起码有百分之四十的时间生活其中。安居才能乐业,这是古今恒理。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使镇江协调发展,是镇江市政府的愿望,也是老百姓的梦想。随着“7+1”项目的不断推进,我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已经进入全面征收拆迁阶段。如今我们看到一个风风火火的开头,期盼三年后,一个更加宜居的镇江精彩焕发。
相关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江苏省居民住房情况如下:
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南京市 57.6
无锡市 64.2
徐州市 43.6
常州市 60.8
苏州市 69.0
南通市 54.2
连云港市 41.3
淮安市 41.3
盐城市 44.2
扬州市 48.2
镇江市 53.3
泰州市 53.9
宿迁市 39.9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南京市 31.8
无锡市 36.2
徐州市 34.7
常州市 37.0
苏州市 36.1
南通市 39.5
连云港市 36.9
淮安市 34.9
盐城市 36.8
扬州市 36.2
镇江市 39.4
泰州市 39.0
宿迁市 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