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重塑信心从责任到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2013-03-06 07:0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料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近日谈到内地市民对一罐奶粉都缺乏信心的时候,几欲落泪。周伯华痛心地说,“造成老百姓对一些食品(奶粉)安全缺乏信心的原因,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3月3日《潇湘晨报》)。 

之前,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谈到香港实施奶粉禁令时说:“我看到国家质检总局一个数字说,内地的奶粉99%是符合质量标准的。现在的问题是,群众对奶粉是符合质量标准的信心不足,所以才造成香港奶粉很多都被内地的水货客买走等情况。”如此这般“就是没信心”的反差,告诉我们一个最浅显的道理:信心比黄金还重要。

不过,内地奶粉出现的“信心危机”,与其说是消费者失去了信心,不如说是以奶粉为代表的内地食品,由于其在生产、流通和监管各环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让消费者失去了起码的信任。这表面上是消费者的“跟风问题”,深层次则如周伯华所说的“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的责任”。

作为食品监管部门的高官,周伯华的表态无疑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号:面对公众的“信心危机”,监管者已经有了更多反躬自省的自觉甚至愧疚,而不是文过饰非地归咎于消费者的“不理性跟风”。不过,“都有责任”的反思虽然确有必要,但这只是一种抽象的自省,而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抽象的自省仅仅是开始的第一步。

事实上,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从抽象的“都有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担当上,就会发现“都有责任”的反思,很多时候就会像集体责任一样看似人人都有责任,但实际上是由于人人都容易推卸责任而变得人人都没有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都有责任”必须更进一步,明确“到底是谁的责任?”

对此,去年全国政协委员黄少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举过一个例子,他们在某市调查“黑饭盒”事件,市工商部门说只查处无照经营,应归质监部门管;质监部门说按相关法规,质监只对企业单位执法,建议向卫生部门举报;卫生部门表示,他们只负责监管饭店卫生状况,建议向食品药品监督局反映;食品药品监督局回答说,黑窝点区级卫生部门就能处理,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这正如周伯华表示的那样,多头管理正是食品安全的硬伤。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采取的是多部门进行分段监管的模式,涉及9个部分,属于典型的“九龙治水”。可是,由于食品链条的自然属性不可能与人为设定的监管环节出现“无缝对接”,但凡有一点模糊地带,就会出现黄少良所举的例子那样,看上去谁都有监管的责任,但不管谁都有推卸责任的借口和理由。

值得欣慰的是,在今年“两会”上,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将启动,其中也可能涉及对食品安全的行政优化和行政改革。对此,我们和周伯华有同样的期待,“一件事一个部门管,由一个部门承担起全部责任,就可以全面系统地执行法律法规,而且能够实现高效。”事实上,只有从权责不清下的“都有责任”尽快过渡到权责清晰下的一出问题“必有人担责”,消费者才能重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当然,正如信心的丧失不是一天两天的结果,重塑信心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