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你言我语

绕过“国标”的潜规则该如何应付?

发布时间:2013-03-01 07:0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炒瓜子是极为普通常见的家庭零食,但最近苏州质监部门一次随机检测显示,多种瓜子中均有来自明矾的铝含量。原来为使瓜子不易受潮变软、保持好口感,一些不法商贩在制作炒瓜子时会添加明矾,而明矾中的铝被人体大量吸收后会损害大脑及神经细胞,导致记忆力衰退,严重的还会引起脑萎缩、痴呆等症状。此前,上海、南京等地还曾传出“染色瓜子”、“添加剂瓜子”等消息,不禁令人又好气又担忧。

吃瓜子会变“脑残”?我觉得这个事要分两面来看。实际上“从某某食物中检出某种物质含量”,“该物质被人体大量吸收后会引发种种问题”的描述,虽然已在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但这种说法本身是否科学,就很值得怀疑。这一点也被一些科学工作者不断地纠正。因为,有铝含量,是否就等于它是以对人体有害的形式被吸收的?所谓大量吸收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含铝瓜子又与脑萎缩、痴呆症状是否一定存在因果关系?认真对待食品安全,恐怕并不需要我们去偷换概念,笼统而情绪性地看待问题。

当然,说这些只是为了不被夸张的言辞所吓到,炒瓜子里的非法添加物肯定是不能纵容的。但是该怎么个管法?质量标准跟不上实际操作的困境再次出现了。据苏州的质检人员介绍,明矾(铝含量)目前并不在国家标准对坚果和籽类的检测项目之列。这的确是个很经典的中国式难题,奶粉里的三聚氰胺如此,白酒里的塑化剂如此,瓜子亦如此。这完全说明,对食品从业者,无论是正规大公司,还是私人小作坊,质量标准今后仅仅只能作为检测和执法的参考之一,更重要的还是深入市场一线,重点揭露和打击行业内盛行的潜规则,多通过司法途径而非行政手段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只有市场中真正能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种种奸商之举才不会“发财致富”受人追捧。(林坤)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