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才市场开得早,因为企业急吼吼地揽才招人。今年的求职潮也来得比往年早,求职者中出现不少返乡发展的新面孔。不少单位节后抛出提高硬软待遇的“橄榄枝”,而一些求职者却不为所动,精挑细选寻找合适岗位。
(2月21日《京江晚报》)
在当前岗位多、求职者少的大背景下,求职者的就业机会增多、选择余地变大,再加上新生代劳动者文化程度变高、自主意识变强,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对口”,更追求企业福利待遇和人本管理的提升,选择岗位已由“求生存”向“求发展”转变。
对用工单位来讲,随着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廉价的劳动力不可能再是“孔雀东南飞”,如果劳动强度大、人文环境差、行业口碑不佳,要招到人、留住人并非易事。
观念一变天地宽。解决“招工难”,根源在于劳工双方思维和意识的转变。当务之急尤应顺时应势,转变观念,通过双向“给力”来积极破解。
其一要转变发展观念。转型升级既是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路径,也是应对“招工难”的唯一出路。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广大企业经营者要尽快把思路和眼光从“人力资源”转移到“人力资本”上来,以科技创新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设备更新来化解廉价劳力依赖。
其二要转变用工观念。善待员工是最好的招工名片。对企业经营者来讲,既要以“薪”留人,更要用“心”留人,并且贵在平时,而不是“用工荒”、“招工难”时才“临时抱佛脚”。要真正将员工当作“自家人”,心中装着员工、想着员工、关爱员工,既注重工资待遇、权益保护的落实,更关注人文环境、民主管理的提升。用真心、爱心和关心来换取员工的称心、放心、安心,在让员工充分感受“家”的温暖中不断提升对企业的忠诚度、归属感。
其三要转变择业观念。求职者要正确估价自己、调好心态,既不能才疏学浅却好高骛远,也不要自以为“皇帝女儿不愁嫁”而“这山望见那山高”,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把握好就业机会。
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