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堂漫画
近日,一条“寻狗启事”的微博走红网络。博主“家居曹老师”是四川成都一名空巢老人。2006年,儿子送了一只松狮犬给他做伴,曹老师与爱狗相处后方感到内心沉静,心态有所依附。但就在2月8日,饲养7年的松狮犬走失了,为找回爱狗,曹老师便发出 “寻狗启事”,称将用一套价值过百万的房产答谢送还者。
(2月18日《北京晨报》)
韩非子在《八经》中言:“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这一点,于此事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一房难求的格局下,一套价值过百万的房产无疑具有十足的吸引力,迅速引发关注。有不少网友调侃道:“不买房了,找小狗狗去!”“赶紧搭飞机去成都”,“找狗”一时成为微博热搜关键词。
面对网友们的炒作质疑和狐疑心态,“家居曹老师”声称“本人所有收入合法,与终身承诺相比,家庭成员何止一百万元”。一言以蔽之,失主并没有将小狗狗视为单纯的宠物,而是将之视为家庭共同体的一分子。
因此,面对空巢老人“以房换狗”,我们不能止步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围观起哄,以粗浅的理解和关心来进行“浅阅读”。透过这则寻狗启事,我们或许可以观察到空巢老人的生活境遇和养老生态。在社会关系网络萎缩、社会支持匮乏的情形下,老人们往往面临着“空巢又空心”的无奈与艰辛。
正如“家居曹老师”所言,“空巢之家,生活没有乐趣又损害了健康,什么东西能够弥补?金钱?名利?这些30年前我已习以为常,唯独一份亲情难得”。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与生活照料的缺乏相比,情感空虚和精神孤独更是切肤之痛。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之朝夕相处的爱犬,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巢老人的“精神空白”。
在现代化和老龄化的背景下,空巢老人的出现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面对这一新现象、新问题,空巢老人固然需要学会自我调试,重建自己的生活圈和交际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也必须形成合力,健全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诉求。如此,空巢老人“以房换狗”的悲情方能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