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之所以成为“年”,主要的并不是对华服美食的享受、对“年味”的感知,而是辞旧迎新、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春节长假结束了,年,还在持续着。年,是国人最神圣、最综合的一个节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国人的自觉与信仰。不过,年,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则远非人人自清的。
很多人感慨现在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的确,年复一年,年在循环着。但是,环境在变,我们也在变。相对于社会结构超稳定的农耕时代,现代的年味肯定有了很大的变迁,但似乎又不能简单地以“浓”或“淡”来定性。孩童在过年时总是欢乐的,周边总是被年味缠绕着,就像我们的儿时。“淡”,恐怕是我们成年人的一厢情愿。很多人在感受年味时,总是端着成人的架子,回味儿时的年味:由收红包到发红包,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亲自为家人选购衣物、张罗一桌饭菜,人已成人化了,咂摸的“年味”却仍是孩提时代的,这个“年味”不可能不变,也不可能不淡。
不过,“年”之所以成为“年”,主要的并不是对华服美食的享受、对“年味”的感知,而是辞旧迎新、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每个人都会在过年时编织自己的“新年梦”: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小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期盼老人身心健康、颐养天年,期盼人在旅途不再“囧”、回家的路途不再“堵”,期盼生活得更从容、更有尊严……积少成多,正是这一个个真实的、具体的“新年梦”,汇聚成大写的“中国梦”,成为推动我们社会前行的基础与动力。
寒冬渐行渐远,春天指日可待。真正的过年,主要的不在于外在的喧嚣与热闹,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憧憬;真正的过年,既是个人成长的经历,也是社会进步的积累。趁着年节里,让我们抓紧放下旧岁的一切,所有的成就抑或挫折,所有的快乐与不快,所有的恩怨情仇,放飞梦想、放飞希望,信心满怀地向着心的期望,轻装、快步出发!(江南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