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古时流行什么拜年礼

发布时间:2013-02-17 07:2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节既是全家团圆的美好日子,又是人们辞旧迎新,走亲访友的重要时刻。从古至今,“拜年”都是春节的重要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间,登门拜年,互致问候,其乐融融。而说起给亲友拜年,总少不了大包小包地送点礼品。古时,人们拜年一般会送上点什么呢?

三国时期便有记载,大年初一,南方家家户户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制作“五辛盘”,互相馈赠亲友食用,一来发五脏之气,二来欢迎新春到来,万物复苏。“五辛盘”后来逐渐演化为春卷。

在宋代,大年初一,亲王、百官进宫向皇帝拜年,皇帝赏赐每人一朵由绢纱丝帛制作的帽花,众人戴于帽上,回家后还要戴着举办家宴。而在民间,一进腊月,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数量多少,价格高低,主要在于祝贺新春之意。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过年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而且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

 清朝,春节前皇帝会赏赐大臣一块鹿肉,上写“福”“寿”二字,谐音“福禄寿”;还会赏赐御笔亲书的“福”字,当然,这些“福”字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都由近臣代写。各地官员都要给大小京官送红包,称作炭敬,就是取暖费的意思。夏天也送,叫冰敬,防暑费之意。在民间老百姓更流行送“荷包”,因为当时荷包是必需品,类似现在的手提包,用来放散碎银钱、熏香、零食等。

 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食品、礼物种类繁多,无论哪个朝代的拜年礼都不可以与之媲美。送拜年礼,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神交流,期待一种亲情交往。

来源:金山网 作者:金长宝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