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如此之快,物质生活如此之丰富,有些人似乎觉得艰苦朴素已过时。我看未必,要细究起来,或许不用再苛求“艰苦”的生活,可是朴素的节俭,啥时候都该坚持。
笔者的爷爷奶奶,有着自己的一本“节俭生意经”。比如高压锅做粥,用一个大铁盆装半盆凉水在旁边候着。火候够了,放了多余的蒸汽,便把锅放入盆中。不消一会儿,粥的温度下降到刚好入口,水盆里的凉水也变成温水不凉手,正适合用来涮抹布擦桌子,一举两得。
在老两口的节俭经验中,类似的妙招不胜枚举。笔者为他们封了一个“绿色低碳反浪费先锋”的称号。奶奶虽不太懂什么是低碳,但她总把节省挂在嘴边,总给我们讲以前吃不上饭的苦日子。这些日子电视上播放的触目惊心的浪费数据,她也是连连叹息。
好日子来了,苦日子没了,物质再丰足也不能随意糟蹋。一桌桌的“剩宴”,一桶桶地倒掉,儿时就熟稔于心的“粒粒皆辛苦”,却随着巨大的浪费,“粒粒皆东流”。
不得不承认的是,许多浪费都是源于“面子”。宾主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交流是主线,吃成了点缀。酒足饭饱后还剩下的那些丰盛的“残羹冷炙”,东家打包怕客人笑话,客人打包怕东家看低,就这么互相扛着面子,要说看着好好的饭菜被丢弃谁都不心疼,倒也颇有些以偏概全。
怎么办?媒体掀起的运动式报道是个好手段,把碍于面子不便讲出的心里话报道出来,让人心知肚明,吃饭时候也会多了个心眼,适可而止。多想想那些吃不上、穿不暖的困难人群,手中的饭碗,便显得更加珍贵。艰苦朴素,从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