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一个已消失村庄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3-01-24 08:55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杨林村村志记载一个已消失村庄的历史

  

曾经的大杨林村 图片由马阿林提供

 一位76岁的老人花费了五年时间为他生活工作的村庄——大杨林村写就了一本志书,这个村庄因为地质灾害被拆迁。

老领导黄选能说,这份志书是他在编写志书的经历中,第一次见到的乡村志书,小小的“大杨林村志”,也可以说是美丽中国“鸿篇巨制”中的一分子。

村没有了,村志要留给后人

热爱家乡、眷恋故土是人之常情。76岁的老人杨正龙,凭着对自己出生、生活、成长的一山一水、一木一石、一沟一坎、一桥一路的深入了解;对家乡故土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方言土语的调查研究;对本姓始祖、历史沿革、宗亲宗庙、家谱字辈的追根溯源,历时五年写就了大杨林村村志。

大杨林村曾是镇江润州区韦岗镇的一个自然村。四面环山,典型的丘陵地带的小山村。自前年六月开始,大杨林村发生了地质灾害,地面出现了裂缝,从农田蔓延到村民家中。调查显示,大杨林是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且仍在发展中,引发大规模的地面坍塌、开裂的可能性较大,这里已经不适合居住和生产。于是去年六月,大杨林开始搬迁,91户村民尽数搬走了。

“大杨林村从此没有了,但村志一定要有,留给后人代代相传。”杨正龙一直记着韦岗大队书记王健同志跟他说的话,他回家后又重新对已经完成大半的村志进行了补充和修改,重新补充了大杨林村的“战争”、“建置沿革”、“人物”等章节。在写大杨林村“建置沿革”时,杨正龙到原丹徒县地方志负责人徐培洪家查阅了县志,又找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上党区政府董维穆老领导进行核对,力求村志的内容准确无误。

得知杨正龙正在编写村志之后,大港新区一些已经拆迁村落的老人也想为自己曾经居住的村庄写一部村志。他们不仅专程来向杨正龙讨教,还准备将杨正龙的书当成模板,知道杨老现在已经编写完成了之后,经常来问杨老什么时候出版,好拿样书回去参考。

村志写好了,唯一让老人遗憾的是没有能够留下大杨林村的完整影像,只有一张自己家大门口的照片。原本杨正龙已经设想好了,还联系上了摄影师,要给大杨林村的每幢房子、每户人家都拍上一张照片,然后组合成大杨林村的全景。但是设想终究没有能够赶上推土机的速度,当杨正龙带着摄影者来到大杨林村的时候,村庄已经不存在了。

一部村志,承载一个村庄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大杨林村属于山区,既没有河渠,也没有马路,更没有铁路,农民的生活非常艰苦。农民有句谚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阎王吃小鬼’。那时,家家户户地里每年要种一两亩棉花,自力更生,纺纱织布。旧社会的村民,男人种田、女人纺纱。”

“村上的人用小独轮车将织布机推回村上,架到杨大华兄弟公用大厅或杨良仁堂兄弟公用大厅里,为全村的人织布,通称为‘家机布’,又称‘土布’。布织成后,有染布的到村上来进行染布,红兰紫黑由自己选择。当时大杨林村的群众男女老少基本都是用自己家织的‘家机布’,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穿着的各种颜色的‘家机布’衣服,看上去很美丽漂亮。”

“大杨林村本地人,以米面为主,一般多吃米饭……荒歉年代,一般以菜粥菜饭为主,晚上吃面糊子,早上吃粥。面糊里用麦面做成的小圆饼,大杨林人将小圆饼称谓‘块块’;米糊里或者在稀饭里用面粉加水和成后再用筷子夹成的粗条,大杨林人称谓‘面鱼’;也有的用面粉加少量的水拌和成的小粒子,大杨林人称谓‘鱼子’。”

“解放前的大杨林村,除杨氏家族几家住瓦房外,另外还有储家和张家各有三间瓦房,其余一律都是草房。草房有的是用山上茅草盖的,有的是稻草盖的,也有的用麦草盖的。其中红茅草盖的草房一般十年之内不用翻修,而稻草盖的草房三五年就会腐烂漏水,麦草要比稻草强硬的多。草房的墙,基本全都是‘隔板墙’,就是用两块大长板,两头用方板,中间放土捶实打牢,接头处用树枝放在中间,做柱筋拉力,防止倒塌。草房冬暖夏凉。旧时代大杨林多数草房,坐北朝南,另搭畜舍,粪坑露天。少数富户有三开间或五开间,两厢相对有围墙,内有天井。河南人在近村附近荒丘立家,垒土成墙或用土砖(未烧的土坯,又称‘土基’),也有的在稻田里用石滚将田土滚实后用刀切成‘大土基’砌墙,松树、毛竹做梁做椽,屋顶盖草,四周筑围墙,门户单独,人畜杂居。农村住房一般后沿不留窗,也有前沿不留窗的,只在前沿墙上打一个洞采光通风。但在屋面上顶开一天窗,放一块玻璃,谓之‘明瓦’采光。”

杨正龙今年76岁,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搬离了大杨林村,但也有近40年在大杨林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对于大杨林村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非常熟悉,村志中很多内容都是他自己的回忆。除了风俗习惯,大杨林村村志还记录了历史人物、大事记、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甚至已经被革除的陋习、孩童的游戏、地方性的方言等。大杨林村有关船山的传说、石马庙的故事、一条龙埂、两个小庙和两个碾坊、两个祠堂、三座小桥以及四棵古树,还有五个大竹园和四个小竹园等公共设施和景观作为历史资料也被记录在案,这其中有些是风景、有些是奇闻逸事,有些人们耳口相传的掌故。

写就村志,仅四年级文化水平

《大杨林村志》有十余万字,共花了杨正龙5年的时间。这对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杨正龙来说可以说是个“壮举”。因为年事已高,要回忆过去的事情总是有些力不从心,经常会半夜睡觉时突然想起个小事情就赶紧爬起来记录。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段时间里,杨正龙做的梦都是有关大杨林村的。

当然除了自己的记忆,写就一个村志还是要靠调查研究和寻找资料。为了找到当地河南籍村民搬迁的原因,杨正龙几度赴外地的省市查找资料。据历史资料显示,大约在清代同治至民国年间,由于太平天国战争和黄河决堤自然灾害等原因,河南罗山县及周围乡县民众,大批迁入苏南山区,构成了现在丹徒、句容、溧阳、高淳、江宁等地河南籍客民。也就是说,大杨林村的河南籍村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搬迁到这里。

记录大杨林村自然要从最初建立的时候开始记载,虽然大杨林村中杨姓的村民并不占多数,但是这个以杨命名的村庄确实是杨姓人开创的。据记载,明初杨氏第九代“文豹公”(即杨文豹)之孙杨茂春自句容杨家庄迁居丹徒县赣船山之东。茂春公是明十四公之子,也是杨氏自宋室南迁,定居句容杨家庄以后第十一代祖先。他到杨林开荒种地,砍柴谋生,定居落脚,为杨林始祖。

因为“文革”期间自家的杨氏族谱被烧,杨正龙为了弄清楚祖先和杨氏的延续,特意到很多地方查找杨氏族谱,最终在句容陈武杨家庄找到了被户主封存了几十年的杨氏族谱,族谱用箱子装着,一直堆放在一堆稻草的下面。打开时发现箱子底板和最下面的两本族谱已经烂了,不过幸运的是记录杨正龙他们这支族谱的杨林分支尚在,在族谱中杨正龙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爸爸的名字、爷爷的名字,甚至自己儿子的名字都用“挂喜丁”(尚未生子或者准备再生儿子,在修谱时可以用‘喜丁’的方式上谱。凡挂一个喜丁,必须投资一斗米款)的方式被写在了上面。

这本族谱的发现为大杨林村的来历以及杨姓村民的沿袭提供了依据,填补了村志中族谱的空白。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戴蓉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