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多地空气污染指数连连“爆表”,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切。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各地信息公开更为全面及时,尤其是PM2.5数据,让公众较为全面掌握了身边空气的污染程度,是一大进步。然而,信息公开只是改善环境的第一步。雾霾遮蔽了人们出行的视线,治理环境污染的重大责任,却不能迷失在十面“霾”伏中。
“有毒空气”为何不期而至?政府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身处雾霾笼罩之中,人们发现空气有了颜色和形状,变得异常浑浊,医院里的呼吸疾病患者明显增多,道路上交通事故也明显增多,一些人感到困惑。1月4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登了一个表格,不仅公布各监测点的空气质量状况,也公开了各地的应对措施。比如,北京市教委通知,处于极重污染区域的区县教委立即通知所属中小学,停止学生户外锻炼活动;石家庄加大了对燃煤企业的检查频次;郑州每日增加2次洒水降尘,责令15%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作业;安徽省交通管理部门提醒广大司机,雾霾天气行车要打开雾灯、示廓灯、危险报警闪光灯等。面对昏暗的雾霾,政府不能视而不见,应当有一定的应急之措,应当有所作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雾霾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其实,政府对雾霾的责任,不仅表现在应急工作上,更在于日常环境保护与治理,拿出过硬的措施,推进绿色生产。一般而言,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可以清楚地看到,雾霾的产生,与陈旧、落后、粗重的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有毒空气,无疑是对粗放式生产方式的一种“倒逼”。身处恶劣环境中,我们切身感受到,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产业结构的脱胎换骨,没有落后产能的淘汰,没有污染企业的关门,就无法从从源头上降低PM2.5的数值,就没有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有毒空气,也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拷问。我们在抱怨汽车拥堵之时,自己能否少开车、多一些绿色出行?我们痛斥环境污染制造者,自己能否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是否反思自己在追求生活舒适时多了一些浪费?是否知道节俭既是美德,也有助于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排放?可以说,没有绿色的生活方式,天难以更蓝、空气难以更清晰。
“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这是央视《新闻联播》雾霾报道的一个标题。的确,面对刺眼呛鼻的雾霾,我们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只说别人,自己却没有任何行动,不能总是说的比做的好,不能既是受害者也是施害者。有毒的雾霾,不仅考验着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对公民责任的一次检验。行走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路程上,政府、企业、个人都应把自己摆进去,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与资源环境和谐相处,一切就会变得不一样,雾霾也终会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