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句容朱献醇及其《治家格言》

发布时间:2013-01-17 07:5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我国封建社会,家庭稳定往往靠家规家法之类的治家之道来维系,官宦士大夫家对此尤为重视,他们常将这些治家之道述诸笔端,为后人留下许多治家格言类的文字记载,如《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在句容,亦传有一部《治家格言》,主人便是朱献醇。

朱献醇,字亮工,号鹤湄,清初句容来苏乡(行香)人。他从小聪慧,顺治十一年(1654)乡试第一,试春官不售。康熙二十一年(1682),始任四川射洪知县,然居官三月即以疾归,直至终老再未入仕,享年78岁。居乡期间,以理学倡于乡里,亦曾条陈本邑徭役、赋税诸多弊病,为人所敬。乡人感其德,五举大宾。著有《治家格言》一卷、《亮工文稿》一卷。

朱献醇这卷《治家格言》,内容丰富、见识精深,语句平实易懂,归纳言之,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居家过日应遵循的原则。他说:“凡居家以宽和含忍为主,若有一事至因不能顺序而行必至使气,其人若以逆来彼此奋激反至愤事,不若竟以待之,婉以教人,人虽至顽,若情理极至,亦有开悟之处。”这段文字阐说了居家应宽和谦让的宗旨。遇事不顺不能发火,待人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做即使再顽固的人,也会有开悟的时候。

二、做人应掌握的标准。他说:“凡遇人当有春风和气,使人可亲可爱,不论贵贱贤愚总不加以矝骄。”又如:“人之立身,他勿具论。但能孝于父母,及与兄弟,和于妻子,此三者中有真挚莫可解之意,有权忻不容己之情,即此便是积善之本。”再如:“立心忠厚不可浇漓,举动端严不可浮躁,乃立身之本也。”语句易懂无须解释,而做人的道理了然于字里行间。

三、做事要秉持的原则。如:“凡人欲为一事必当辨其理之是非,是则行,非则止,行所当行,虽通国沮之而不为却也,止所学止,虽通国挽之而不为前也,如此方为有识力。”这里他强调做事要辨清是非,在此基础上要不为别人意见所动摇,坚定走自己的路。又如:“大凡自家做事必先胸中思量一番,或与有见识人商议斟酌,再或博谋广问,则此事之失者鲜矣。先贤有云:‘愚者所忠,必有一得’,盖言人不可不虑也。”

四、教育子女应掌握的方法。如:“教训子弟必先从心术始,心术既正,后及威仪,威仪有方,后及世务。必使内外无愧,经权分宜,方为承家之子,至于刚克柔克因人而利导之。”这种循序渐进、以德为先教育子女的方法,于今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正确处理兄弟关系。他说:“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他这种身为后人榜的思想,尤为今人推崇。

六、改正错误的态度。如:“学莫善于改过,而人每惮改者,其意为我过已著矣,忽改而为善亦不为人所信,适足贻笑耳。”朱献醇在这里从人的心理上为知错怕改者画像,让人觉得很实际,很有说服力。

朱献醇的《治家格言》虽不像《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那样有名,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念却是一脉相通的,很多道理于今仍然适用,读乡贤治家格言,更是别样亲切。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陶正玉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