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将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用10年时间,投资千亿元以上,最终将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面积,在沟壑地带建造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据称,延安的“削山造城”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中国网)
城区人口仅仅50万人、年财政总收入才400.5亿元的延安,决定用10年时间拿出1000亿元来“削山造城”,无疑是一个超级大手笔。这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值得赞赏,不过认真思考就会发现,这样大手笔的背后,也蕴藏着一定的高风险。
首先是经济风险。就算预想目标顺利实现,2020年延安的城区人口达到80万人,这1000亿的投资,也相当于每位市民背负了12.5万元的债务。当地把希望寄托在了造地收益上,“预计造地获得的经济效益为每亩50万—100万元”。但2011年延安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1188元,他们从哪儿来钱消费这么多土地?如果让老百姓把下辈子的钱都消耗到买房上面,当地经济又如何发展?
其次是生态风险。在我们不断战天斗地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在短期内取得辉煌成就的先例,但从长远看,改变自然界千百万年形成的地质地貌满足人类需求,很可能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和地质灾难。延安一下子就想削平33个山头,在沟壑地带建造出一个两倍于目前城区的新城来,会不会引发不可预知的生态危机,值得警惕。
还有环境风险。发展经验表明,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病几乎无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管理困难等难题,正在困扰着几乎所有的大型城市。如今延安反其道而行之,很可能走上很多大城市的老路。
不管预想有多么美好,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削山造城”计划要破坏现有的地貌,要投入巨资,而得到的好处无非是城市面积的扩大。现在公认的最佳城市发展方式是围绕大中城市建设卫星城,把城市的功能分散到周围的小城镇。如果一味追求大手笔,不顾及背后的高风险,很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刘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