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堂漫画
教育部日前下发了修订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老师和学校还要帮助学生积极应对考试压力,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
(12月24日《新京报》)
有人说,要心理健康、还要正确对待异性交往,这比“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还难。高中阶段,差不多也算豆蔻华年,每日里吟咏着“身无彩凤、心有灵犀”,也追过苍井空饭岛爱,还得“内心纯洁”得随时能躲避丘比特的神箭——这般分裂,“技术含量”真不低。
这些年,为了让孩子“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大人们花的心思真不少:2007年,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落选地方版小学语文教材,据推测是“防止孩子早恋”。更明白的心思在后头——2011年初,成都某中学针对初高中阶段的学生礼仪教育规定,异性同学的交往距离一般为0.8米-1米,低于50厘米算亲密交往。2011年8月24日,网曝保定市某中学要求“高中男女生交谈距离不小于60厘米”。
这些司空见惯的逻辑,却有着千疮百孔的“道理”:一者,既然是心理健康的“纲要”,且明确提出“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换言之,“不正确”或者“不知道”的,还能站到“心理健康”队列里面吗?二者,关于“友情和爱情”,别说孩子分不清,大人的烦恼或娇嗔见得还少吗?有时候,分不清是好事,万一这比“塑化剂”还难琢磨的标准,在孩子心里稍稍偏移了、错把友谊当做了爱情,那么,恐怕不仅“异性同伴”的交往险象环生,同性伙伴也要成“洪水猛兽”了吧?三者,及至今日,我们还是没有分清在“友谊与爱情”上,真正可怕的并不是分不清边界,而是诚意与单纯的考量,虚伪的友谊与澄澈的爱情——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你宁愿选择哪个?
对于孩子们来说,其实最该教会给他们的,也许恰恰是一直为我们所忽略的两个东西:一是真实与善良的本性,二是对感情担负的责任。友情也好,爱情也罢,其实只要不沉溺、不偏激,付诸真诚,都是美好的;而在这个纷扰繁杂的尘世,繁华落尽、过尽千帆,唯有尽责尽心的感情,可以称之为“永恒”。从小就该告诉孩子:对待感情的姿态,远比技术化挑挑拣拣的“本领”更为重要。
友谊是红色的,红得耀眼;爱情是粉色的,时有绯闻。但什么时候的爱情是美好的、纤尘不染的,谁又能说得清呢?早恋的,未必是心理不健康,分得清友谊与爱情的,未必就真的无比高尚。教育这回事,真该从俯视众生的高处下来走走了。邓海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