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昨天在贵阳召开媒体见面会,回应对其产品含塑化剂的质疑。在见面会上,北大教授李可基称,塑化剂的标准本身就不科学。李可基还谈到三聚氰胺,表示三聚氰胺基本是无毒的物质,成人继续喝下去不会损害人体。(12月13日《钱江晚报》)
企业举办的媒体见面会,北大教授跑去干什么?而更让人惊诧的是教授还为塑化剂鸣冤叫屈,给三聚氰胺翻案讨公道。三聚氰胺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这个事实,世人皆知。而李教授却称三聚氰胺基本无毒,喝了没事。根据是人类几百万年都没灭绝,说明人类排毒、解毒能力超强。过去一百多年间,各种各样的有毒有害物质,铅、砷、汞、二噁英等等这些物质都是几十倍、上百倍在增加,但是人的寿命在过去一百多年中增加了一倍。所以各种有毒有害的物质人类基本上都能应付得掉。这样的逻辑,用一句匪夷所思惊叹,是毫不夸张。
李教授的振振有词,其实是偷梁换柱。即使三聚氰胺真的是“基本无毒”,也仅是“基本”,说白了还是有毒。而纵然人类排毒、解毒能力非常强大,我们就一定要以身试毒了吗?
况且李教授为什么不讲人类几百万年未灭绝,而几百万年来世界从未像一百多年来有那么多“毒”呢?人类没灭绝,证明的其实更是以前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并没有被那么多有毒物质侵害。换而言之,人类几百万年不灭绝,并不是三聚氰胺“基本无毒”的证据,而是人类根本没有吃三聚氰胺。
人们不相信李教授的摇唇鼓舌。李教授只能证明,如今一些专家,热衷商业活动,被利益集团收买,为利益集团做托。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已从为科学说话异化为替钞票说话。商家请专家做托,看中的乃是专家那一块“非市场因素”的牌子,要借专家制造“晕轮效应”,“晕迷”消费者。而这种“广告效应”却是在用科学的良心和信用“埋单”。又做买卖又当官,“红顶商人”是市场经济中的怪胎,今天早已出局,而在商业活动中拿出场费的专家,你说他是商人吧,他没有经商下海,你说他是专家吧,他却频频出没于商场并且从中获利——商人不像商人,专家不像专家,这又算什么呢?
图/陶小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