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一九四二》图个啥?

发布时间:2012-12-12 07:0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图片来自网络

 冯小刚的电影一向有一种亲民性,与观众的沟通能力是冯小刚的长项。但是,《一九四二》是一个例外。冯小刚从20年前开始执着于这部灾难小说,20年间,冯小刚的执著一直未变,这在一个变化迅猛的时代是极为少有的。

 《一九四二》是一部不商业的电影,在不商业上,《一九四二》与《唐山大地震》截然不同。《唐山大地震》的催泪与煽情非常明确,商业目标也是创作之初就确立的。宣传期间,票房破纪录也是最重要的诉求点。但是《一九四二》却不同,冯小刚更强调他的个人色彩,个人追求,甚至费力不讨好也无所谓。而从开拍到上映,商业、票房话题也一直避而不谈。

 《一九四二》展示了民国三十一年,也就是1942年河南饿死三百万人的大饥荒历史。冯小刚力图将历史真实、历史反思全都带入这部电影之中。《一九四二》不仅反映了张国立饰演的东家和本村农民一起逃荒的经历,也展现了宗教、战争、官场的政治腐败,政府军队的无能,统治者的虚伪、冷漠、不作为以及国民劣根性等等。

 在《一九四二》中,展现严峻、残酷生存状态的内容很多,包括主动卖儿卖女,主动卖自己;包括野狗吃死尸;包括日军大轰炸;包括国军对百姓的抢劫。最终,人们的一切尊严,人伦都在生死一线的残酷现实中崩塌。而从更广阔的视角上看,他们又只是卑微的个体,成为国家大格局的牺牲品。他们挣扎求生,却命如草芥。

 只是冯小刚对《一九四二》的执著是否能为观众理解,这将是一个问题,历史到底能在现实中有多大的回响,有时并不是创作者能控制的。《一九四二》的批判意识是有的,但人们能否认知、认同则很难说。这与冯小刚在电影中的态度、表述有关,也与人们目前的电影欣赏要求有关。很可能这两者之间并不会像《唐山大地震》那么一致。

 在《一九四二》电影结束时,老辈人表示,提过去的那些糟心事图个啥?这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恐怕看完《一九四二》之后,真正能想想这个的观众并不多。

来源:新华网 作者:戴方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