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急救车司机为了陪女友去看演唱会,居然在市区鸣笛疾驰并撞倒路人。网友的留言投诉引起了兰州市卫生局的重视。
(12月6日《西部商报》)
救护车“公车私用”的故事可谓罄竹难书,河南兰考中心医院急救站一司机用急救车拉家具;南京某救护车接孩子放学,并且堵住校门反向停靠,激起了家长们的愤怒与抗议;河南某医院急救车每日接送院领导上下班,而病人发病转院却无车可用……
一度,救护车因“救死扶伤”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在公众心中保持着很高的形象和地位,并天然获得了优先路权。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拉起警报、闪着警灯的救护车在城市中畅通无阻。然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公车私用”,使得急救车在公众心目中地位越来越差,形象越来越低,引起了外界的强烈不满与抵触。
“80%-90%的车不会避让。”便是急救车面临的真实状况,这其间固然跟公民素质、交通状况等因素有关,但急救车自毁形象也脱不了干系。有一句俗语叫做“死了一条鱼,臭了一缸水”。在社会学上,一次负面效应带来的影响,恐怕数次十数次甚至几十次都难以挽回。正所谓“好事难出门,坏事传千里”,急救车拉女友,已经不止于“公车私用”违纪这么简单,严重影响了急救车在公众心中的印象。在无法区分公与私之别后,“不避让”的现象则会加剧。
在谈及特权车避让问题上,我们总习惯于拿国外公民的素养和规定作比较,比如国外公民的自觉性很高,还比如其法律对特种车给予了最大程度的保护。然而一个事实是,国外的特权车管理,同样坚持的是“最严格”的要求——公车私用、乱拉警报等行为,受到的处罚,也是国内所不能比的。
特权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是以义务为前提的,越是立足于公共利益,特权才越有保障。若特权只为少数人服务,势必会被公众所抛弃——车如此,人亦然。无数事实证明,若权力的伦理发生错乱,社会规则被破坏,则社会秩序由此将会产生混乱,包括特权在内的所有利益都会受到伤害。急救车拉女友,“死鱼效应”比公车私用更可怕,受累的不只是一台车,而是所有的车,包括车后面所代表的机构。惩治一个“公车私用”者,更是对规则的肃正,对公众的交代,对形象的重塑。
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