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英雄杨根思:怀抱炸药包冲进敌群

发布时间:2012-11-26 08:0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抗美援朝“特级英雄”杨根思:怀抱炸药包冲进敌群

志愿军总部命名杨根思生前所在3连为“杨根思连”,图为授旗仪式。

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的第一位“特级英雄”杨根思,在2009年举办的全国“双百”评选活动中,以高票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而他在入朝作战前,已经是三次荣获荣誉称号的战斗英雄——

走近英雄杨根思

“特级英雄”杨根思怀抱炸药包纵身跃入敌群的情景,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红色经典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深秋时节,记者步入杨根思生前所在部队——济南军区某机步旅,在新落成的旅史馆内,再次重温了那属于英雄的光辉时刻……

英雄誓言

人在阵地就在

1950年11月,在朝鲜东线战场上,志愿军的对手是美陆战第1师。这支部队号称美军的“王牌”,其师部驻扎在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

11月26日,上级赋予杨根思所在部队围歼美陆战第1师的任务。28日5时,连长杨根思率领3连翻越4座大山,急行军130里,于当晚与友邻部队一道,攻占了下碣隅里附近的“1071高地”及其东南侧的小高岭。

“1071高地”又名飞鹤山,是下碣隅里外围的制高点。小高岭是“1071高地”前伸的一个触角和屏障,不仅卡住了下碣隅里通往古土水、咸兴、元山的公路,而且可以俯视下碣隅里左面平原上敌人的飞机场。失去小高岭就无法控制公路;扼守住小高岭等于卡住了美陆战第1师的脖子,使其无法向南突围。

为夺路突围,解除志愿军对下碣隅里的严重威胁,美军开始向“1071高地”和小高岭围拢。营指挥员给杨根思下达命令:“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寸步,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小高岭阵地前。”受领任务回到连队,杨根思对全连作了“人在阵地就在”的战前动员。

29日拂晓,天下起大雪,气温骤降到零下38摄氏度,杨根思带领3排坚守在用积雪、冻土筑成的工事里。由于入朝作战准备仓促,杨根思和他的战友们还穿着单衣,脚上裹着玉米包叶。前一天晚餐每人只吃了一把半生不熟的黄豆的官兵们早已是饥肠辘辘,但比饥寒交迫更严峻的考验,则是敌人的疯狂进攻。

黎明时分,美军重炮和十几架飞机对杨根思连防守的小高岭阵地轮番进行轰炸,炮弹把大部分工事炸毁,汽油弹将阵地变成一片火海。白雪烧化了,石头烧红了,美军步兵也逐渐逼近小高岭。杨根思沉着指挥,待敌进至距前沿阵地30米远时果断下令开火,前面的美军应声倒下,后面的则连滚带爬撤了下去。

很快,美军约2个连的兵力在8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发起进攻。杨根思带领全连官兵勇猛出击,与敌步兵拼杀在一起,使其坦克无法发挥作用。又一拨敌人涌了上来,杨根思带领7班、9班的机枪手边打边冲,将敌击退。顽强挫败敌3次进攻后,我守军也伤亡惨重。受挫的敌人又调集大炮、飞机对小高岭进行狂轰滥炸,数倍于我的敌人向小高岭发起冲击。杨根思带领官兵与敌人展开激战。至10时,已连续击退敌人8次猛攻。敌人的第9次进攻开始了,而此时的小高岭阵地上只剩下负伤倒地的杨根思一人。阵地显得十分安静,从三面围攻上来的40多个美国兵以为山头上已经无人,便放心大胆地走了过来。年仅28岁的杨根思沉着冷静,只见他抱起拉下导火索的炸药包冲入敌群,在一声轰响中与敌人同归于尽……

英雄履历

三获荣誉称号

1950年9月,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944年2月参加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的杨根思也受到了邀请。他从上海出发到达北京,在代表大会上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10月1日,杨根思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观看了国庆大阅兵。

此时杨根思所在部队已经从上海北上,到达山东兖州一带,准备入朝作战。得知消息后,刚参加完会议的杨根思直接买了一张去兖州的车票,搭上了赴朝参战的“末班车”。

一个月后,杨根思在小高岭保卫战中光荣牺牲。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自有其成因和根源。在旅史馆,我们见证了杨根思的英雄事迹和他所取得的重大荣誉。

——1946年6月,国民党军分兵数路大举围攻我解放区,鲁南大地上空战云密布。10月13日夜,秋风卷着霏霏细雨在空中飘洒,道路变得泥泞不堪。9班战士杨根思跟随连队进至枣庄,在艰难通过一道小河后,接近了郭里集敌人的前沿阵地。此次战斗解放军首次使用一种新式炸弹:拉雷。其头部圆滚,尾部插一木柄,重达24斤,状似一颗巨型手榴弹,威力巨大。

担任首爆任务的杨根思先后两次在敌碉堡前放置拉雷,但由于导火索受潮都未能起爆。第三次,杨根思将拉雷用衣服包好,再次潜至敌碉堡下。他猛拉导火线,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敌碉堡被炸得粉碎。

战斗结束,在“庆功授奖大会”上,团首长宣读了团党委的“嘉奖令”,授予杨根思“爆破大王”荣誉称号。

——1947年1月,已是9班副班长的杨根思随部队攻至临沂至枣庄线上的重镇——齐村。守敌是整编第51师113旅旅部率337团两个营和一个辎重营、一个山炮连。为死守齐村,敌军构筑了由鹿砦、战壕、围墙、碉堡、暗堡等组成的层层工事。在这场攻坚战中,杨根思利用炸药包巧施计谋,震慑住敌人一个排,创下单人俘获敌人最多的纪录。战后评功,杨根思被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随后,他被调往旅司令部工作。

——1947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12月13日,杨根思回到3连,开始担任3排排长。12月15日黄昏,杨根思所在团队奉命攻击夏砦之敌。杨根思带领3排在打退敌一个加强连进攻后,遭到敌人三面火力反扑。杨根思带领战士们激战6个小时,打退了敌人进攻。战后,杨根思被授予“华东三级人民英雄”荣誉称号。

英雄的履历就是一座丰碑,而他在小高岭保卫战中怀抱炸药包冲入敌群的那一瞬间,将自己的人生再次升华!

杨根思牺牲后,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亲笔为他题词:“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杨根思烈士永垂不朽!”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荣誉称号,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级英雄”荣誉称号,记特等功,其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

接到紧急出动命令,“杨根思连”官兵动若风发。

英雄精神

融入官兵血脉

在杨根思遗留的笔记本里写着这样三句话:“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从此,“三不相信”不仅成为“杨根思连”的“连魂”,而且成为济南军区某机步旅的精神内核。

在该部,新干部到任、新战士入伍,部队都要组织观看《杨根思》《英雄儿女》《101高地》等电影;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参加重要演训活动,“杨根思连”都要举行以弘扬“三不相信”精神为主题的宣誓仪式,激励士气,鼓舞斗志。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过程中,这支部队不断赋予“三不相信”新的内涵。2002年,该部作为全军第一支轻型机械化步兵旅,列编了某新型轮式装甲车。昔日的“铁脚板”能否搭上新装备的快车,成为全旅上下如何发扬“三不相信”精神的新课题。

不久,“两个班长两条路”的故事在部队引发了一场“新装备新技能怎么练”大讨论。一个军事素质强、经验丰富的老班长注重练操作、练技能,另一个大学生班长却是先学原理再练兵。在上级组织的考核中,老班长走了“麦城”,大学生班长取得优异成绩。

该部以此为契机,引导官兵打破单纯依靠增加训练时间、提高难度强度来提高战斗力的粗放模式,强化学习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装备的自觉性。他们将原来的“比三快”,改为“比三好”,即“看谁信息化素质好、人装结合好、科学组训好”,激励官兵苦练军事技能,提高打赢本领。

2004年,他们率先实现部队建设转型,承办了全军机步旅改制换装观摩研讨会。1985年以来,该部先后承担总部赋予的第三至第七代陆军军事训练大纲编修、试训任务和其他重大改革试点任务,有28项成果在全军推广,被誉为全军军事训练的“排头兵”和转型建设的“试验田”。

60多年来,作为基层建设样板的“杨根思连”更是持续辉煌。连队先后11次被中组部、总政治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党支部,7次被授予荣誉称号,分别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集体二等功8次、集体三等功23次。

走出旅史馆已是夕阳西下,旅史馆前杨根思怀抱炸药包、怒目圆睁扑向敌群的雕像在夕阳的照耀下像洒了一层金。虽然杨根思已经牺牲60多年了,但在这支英雄部队官兵心中,他依然年轻勇猛,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旅政委刘银生告诉记者,每年他们都要评选“杨根思式模范指挥员”和“杨根思式英雄战士”,学英雄、爱英雄、争当英雄,已经成为这支部队特有的“英雄文化”。

(记者 张书恒 特约记者 杨西河 张宝奇   图片提供/付晓飞)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