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导演们都爱他
在《让子弹飞》里,他是张牧之年轻时追随的松坡将军。将军死后,这个手枪队长对国事充满失望,落草为寇变身张麻子,这才有了鹅城里“吃着火锅唱着歌”荒谬又现实的故事。
在《建党伟业》里,大众情人刘德华饰演他,面容清俊一身戎装,用沙哑的声音在北京火车站和小凤仙告别,更有黄昏中的汽笛和飘雪烘托离情。
那一出未必真实存在过的柔情送别,是蔡锷一生辉煌顶点的序幕,却又接近他人生的终曲:在登上南行的火车之后,他从天津辗转日本,再回到云南,与已经称帝的袁世凯公开决裂,掀起震动天下的护国战争,在袁世凯皇帝梦碎的一年之后,他也病逝于日本。
蔡锷一生从未加入同盟会,也始终不是国民党党员。他所反对的,也从来不是袁世凯或者任何具体个人。他毕其一生所践行的,只有一条:与全国国民戮力拥护共和国体,使帝制永不发生。
在“二次革命”中选择中立
蔡锷所反对的,从来不是袁世凯或者任何具体的个人,他的友敌之分,向来只因国事而非私怨,背叛民国和共和的人,方是他永远的敌人。
1912年1月12日,刚刚成为云南都督的蔡锷在给黎元洪的电文中赞扬袁世凯“闳才伟略,实近代伟人”,但两周之后,因为袁氏无视民国已立、国体已定的事实,试图在北京召开所谓“国民会议”来决定君主或者民主国体,蔡锷又致电孙中山及各省都督,称这是“袁之狡谋”。蔡锷组织了云南北伐军准备北伐,在《北伐誓师词》中,他写道:“甘冒不韪,乃有袁贼。”
一旦溥仪退位,帝制已除,袁世凯承认民国,蔡锷的态度就转变了。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之后,他致电祝贺,称其是“群望所归”。
蔡锷的老师梁启超后来曾说:“(蔡锷)很有点痴心妄想,想带着袁世凯上政治轨道,替国家做些建设事业。”
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之后,舆论普遍认为,背后主使为袁世凯。黄兴为宋教仁写的挽联直言:“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但蔡锷却坚决反对对袁用兵。他致电革命党人,称依据《临时约法》,大总统若有谋叛行为,应由参议院弹劾,而总统的政治过失,则应由国务院负责。他认为,未有穷尽法律程序就贸然起兵,事实上是对当前共和政体的破坏。毕竟,当时调查宋案的“特别法庭”已经启动,上海地方检察厅甚至两次给国务总理赵秉钧发出传票,要求其到案受审。一个地方司法机关传讯国务总理,在中国可谓空前绝后。
战事最终未能避免。
1913年7月,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江西、广东等省先后宣布独立,电告讨袁。云南都督蔡锷宣布中立。
蔡锷在回复陈炯明希望他起兵反袁的电文中说:“现在以保土安民、维持秩序、力主镇静为第一义,并恳致电赣中释嫌罢兵,无以国家为孤注。”在他心中,这终归是“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相煎太急,隐恨良多”。
与袁世凯对弈
9月,“二次革命”宣告失败。袁世凯将蔡锷从云南调至北京。
袁世凯向来对蔡锷有所忌惮,认为他“有才干,但有阴谋”。事实上,从1913年9月入京,到1915年11月离京,蔡锷正是在与一步步走向称帝的袁世凯暗中对弈。
在护国战争尘埃落定之后的1916年10月,蔡锷在为纪念《盛京时报》出版十周年所题的祝词中,借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话:“知其白,守其黑。”这也正是他这两年隐藏在声色犬马之后的真意。
这样的知白守黑,不仅瞒过了袁世凯,甚至瞒过了他的家人。他流连八大胡同,与小凤仙上演后来成为传说的倾城之恋,公私场合均绝口不提反袁之事。
1915年8月,托词“研究君主、民主国体何者适于中国”“筹一国之治安”的筹安会成立。之后,梁启超发表了他著名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直指“筹安会”以立宪为名恢复帝制、实为破坏国体的荒谬。
作为梁启超的得意门生,蔡锷却反而在8月25日约集“军界要人会议”,首先签名,主张“中国国体宜用君主制”。
但事实上,在筹安会发表宣言的第二天,8月15日,蔡锷就搭乘晚车前往天津,找梁启超密商。此后,差不多每周都去。在他终于能托病离开北京之时,他的第一站同样是选择前往天津,与梁启超会合。
虽然大家宁愿相信蔡锷在小凤仙的掩护之下脱身离京的戏剧情节,但这早已被史学界证明为传说而非历史。
护国战争
1915年12月19日,蔡锷抵达昆明。22日晚,和另外37人歃血为盟,其誓词为:“拥护共和,吾辈之责。兴师起义,誓灭国贼。成败利钝,与同休戚。万苦千辛,舍命不渝。凡我同人,坚持定力。有渝此盟,神明必殛。”
23日,蔡锷和唐继尧共同署名,向袁世凯发出了著名的护国战争第一电——“漾电”。这已是最后通牒。袁世凯没有回应。
12月25日,唐继尧和蔡锷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有史学家称,袁世凯至死都不能理解蔡锷之所以反对他称帝,竟然不是为了一己的野心,而是“为四万万国民争人格”。但蔡锷却的确做到了。在护国战争接近尾声之时,他多次表示将功成身退。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护国战争结束。蔡锷被继任的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任命为四川督军兼省长。但他很快辞职,飘然东瀛,并病逝于彼。据《中国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