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我是救火会的‘水兵’”
——访17岁时加入姚一湾永静救火会的朱长康

发布时间:2012-11-19 08:29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朱长康    戴慧 摄

“水龙”

五义士

 据镇江市志记载,1920年镇江商会杨贻甫等人发起组织救火会,各行业协会纷纷效仿,也陆续组建了自己行业的救火会。这些救火会因在救火行动中相互联系支援,久而久之又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救火组织。

 在我市城西中华路又新街上还住着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年轻时他曾担任救火会的义务消防员。11月9日全国消防日之际,谈及以往消防事,老人非常激动,似乎又回到了60多年前那段青春岁月。

 无偿奉献参与救火会

 老人名叫朱长康,今年88周岁,头发花白,身体还十分硬朗。

 “以往的镇江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市里面的消防工作全是靠民间组织‘救火会’来完成的。”朱长康告诉记者,当时的救火会是由商会和地方绅士召集成立的民间组织,下有按行业、同业公会各自成立的救火会作为分支机构,实施各地段上的救火工作。资金由各行业捐款筹集。人员除极少数聘用者外,其主要的“兵马”都是所在地段上的青壮年志愿者,是义务消防员。

 朱长康当年便在其中担任“水兵”,负责去失火点附近的水源处抬水。“我加入的是姚一湾的永静救火会,是由杂货和油麻业行当设立的镇江救火会分支。”朱长康说,他年少时便继承父业,与父亲一起做车匠活计,17岁时加入救火会,响应不时之需。尽管当义务消防员没有酬劳,但各家各户年轻力壮的人都很积极参加,因为“救火会”的宗旨和任务就是保一方的消防平安,“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啊。”

 当时的镇江,很多都是砖木结构的房屋,一户挨着一户,还有不少人家住的是窝棚和草房。大家做饭烧水用的都是老式灶台,周围堆着大量的柴草,每到天干物燥的季节,总会有些人家发生意外,火灾是常有的事。

 朱长康回忆,当年的“救火会”各分支在镇江全城星罗棋布,城西地区商贸发达,人口密集,救火会也分布较多,大西路王家巷口、小街、中华路姚一湾、柴炭巷、小码头等处都有一至二家,城里的中山路、五条街、上河边、南门大街、南门外等地也有设置。同安、同济、同福、万安、大安、小白龙、众安、西津、众善、永静、永安……现在重提这些救火会名号,朱长康仍十分激动,“它们当年可是为城市的消防工作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啊。”

 各救火会都设有瞭望台,彼此相呼应,全市最高的瞭望台在阳彭山上,可俯视全城,指挥各处。行规有约,目击所至若有火情,瞭望台上钟声就响,传递信息,按节奏说明方向。“义务兵”们听到钟声就会立即停下手上的活计,立即奔往救火会,按事先的分工,不管是“水兵”、“龙兵” 都戴上铜质头盔,身穿雨衣,奔赴现场。

 为保平安舍生忘死

 虽然加入救火会不需要什么技能,但真正救火还是需要技巧的,朱长康称这叫“救火的艺术”。“得掌握好喷水的方向,才不致损失过多。”朱长康介绍,这其中就有上风向和下风向的差别,当时他们的救火队中,就有一个名叫朱崇山的人做得极好。

 那时候的救火设备十分简单,除了水桶、木梯、铁钩、板斧和挑着球形油灯的木棍外,就是担任主要任务的“水龙”。“水龙”是辆带有压水装置的水车,两边有两只木制的带有铁箍的车轮,周身漆成大红色,也有个别刷成白色的。车子的上方中央纵架一根杠杆,谓之“龙杠”,两头有抓手,龙杠和抓手呈“T”字形,可供多人操作。救火时,两边的人奋力不停地按捺“龙杠”,水就会从水苗口激射而出。龙杠中心的上方挂有铜铃一只 ,随车行走铃声不断。“水龙”另有车前方的把手,也呈“T”字形,好让多人齐力驾驭,方便快速前进,车走愈快,铃声愈急、愈响,告诸行人,急速避让。“那时候还有个规矩,救火龙在出龙的时候,就是在去救火的途中撞死人是不负责任的,但救完火回来就不行了。”朱长康说。

 救火会有单独作战的,那是火势小的时候;有相互支援的,那是火势较大的情况下;更有集体会战的,让朱长康记忆深刻的便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义士路的火灾和金山寺的大火。

 这两次灭火,朱长康都参加了。

 “金山寺的大火是发生在1948年的春天,清明节刚过。”他回忆道,金山寺的大雄宝殿和藏经楼毁于熊熊大火,但大殿周围的房舍及天王殿、山门在全市二三十条“救火龙”的奋力保护下得以幸存,寺中居住的人也在消防员的救助下得以逃生。

 为了救这一处寺院庙产,大家都倍加卖力,“龙兵队奋不顾身,周转火海;水兵队挑尽了金山四周河塘里的水,最后我们是站到河中间去一点点地舀,河里的鱼虾还有乌龟全都没处藏身了。”

 义士路当年的大火,朱长康同样记忆犹新,那是发生在一桐油栈和康复医院旁的公路局油仓库。那场大火势头凶猛,救火会集中了全市的消防龙,前锋队员个个推龙执苗奋勇向前,冲向火海,恶战之后,大火是被扑灭了,但有五位义务消防员献出了生命,另有十人重伤,六人轻伤。事后我市举行了全民公祭,将五义士葬于南郊竹林寺前青山下、三岔路口,立碑纪念供人瞻仰。火灾发生地原新西门桥河边路,也因为纪念这次救火行动的伤亡者,被改名为义士路。

 这次救火的壮举,进一步激发了全市各界的大爱之心。朱长康回忆,当时包括陆小波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慷慨解囊,集资购万国牌汽车一辆,改装后赠给救火会,成为新中国成立前镇江唯一的机动消防车。

 光阴流逝记忆深藏脑海

 救火十分紧张,但大家也有较为轻松的时候,那就是去练兵演习比赛。朱长康告诉记者,那时候在中华路上演习比赛的情况,镇江人俗称“校苗子”,比的是哪家的龙性能好,哪些人操作的技能高,水苗子(水枪)打得高、打得远、打得准。优胜者笑容满面,挣的是面子,要的是名声。当时公认小街上的“小白龙”影响较大,姚一湾“永静”的设备较好。

 看“水龙”大会那真叫是件快乐的事,围观者填街塞巷,男女老幼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到了1952年,正式参加工作的朱长康离开了义务贡献11年的永静救火会,如今,时间一晃便过了60年。

 “当年的‘义务消防员’如今在世的不多了。”朱长康一声叹息。时代的变迁,“救火会”早已存进了历史,但回想当年参加救火时的情景,他仍旧感慨万千,“那些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救人救物、执苗灭火的老战友,肩挑水桶、气喘吁吁、快步如飞的好兄弟;瞭望台上的钟声,火灾现场的浓烟火光,还有那救完火后同去澡堂子里洗澡时的欢声笑语……”在朱长康的细碎回忆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60多年前的那个岁月。

 ■链接

 金山寺大火

 历史上的金山寺屡遭火灾,有史料记载的就达8次之多,最后一次大火发生在民国37年(1948年)4月6日。午后2时左右,金山寺内库房突然起火,由于库房室门和大雄宝殿正檐相连,火舌迅速蔓延至大殿,加上建筑物木料年久干透,火势很快燎原,由于当年的消防设备落后,金山寺又依山而建,救援无法顺利实施,不到3小时,包括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室等300余间房屋被焚,全部藏经、数百尊佛像以及历代名人字画等也付之一炬,损失不可估量。这也是镇江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大火。

 五义士:

 1948年6月17日上午,燮源昌桐油号在炼油过程中突然起火,并迅速向周边蔓延,引起油桶爆炸,损失惨重。在扑救火灾过程中,镇江义务消防队员们见义勇为,舍生忘死,阻止了火势向附近居民密集区蔓延,避免了更大损失。其中省消防队的赵俊超、同福救火会的马永群、润安救火会的贡松、王少卿,以及参加抢救的河滨拍卖行的小老板裘连喜五人在救火中英勇牺牲,被老百姓奉为“五义士”,为纪念“五义士”的献身精神,人们将镇江新西门桥河边路改名“义士路”。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戴慧 刘文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