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近日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会,让招聘方直摇头的是,许多拿着简历来咨询的,不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是家长。
看罢这条新闻,笔者不禁联想到了两个熟悉的场景:不少大学毕业生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心安理得地在家啃老;另一个是大学开学后,不少新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学校报到。
本已成年的大学生,实际上却还没“断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不放心,担心孩子吃苦受罪。这种溺爱就像一条无形的绳索,从小就捆住了孩子的手脚,使得他们自食其力的意识得不到树立,自力更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自强不息的精神得不到发扬。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就值得商榷了。一方面,不吃些该吃的苦头,孩子就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不可能经得起风雨,长大了也只是一个“大小孩”。况且,让孩子逐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看起来是吃苦,有时可能还会摔跟头,但这实际上是一种锻炼,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培养孩子重在培养能力素质,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试想,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一个心理脆弱的孩子,即使能考上北大、清华,又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将来能否有出息,父母的作用不可低估。没有培养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培养孩子的父母。会与不会,有时就体现在放手上。也就是说,学会放手是每一个合格家长的必修课。
实践证明,被放手了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学习借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比同龄人强得多。这样的孩子,大学毕业就意味着雄鹰出笼,憋足劲去蓝天展翅飞翔,怎么会让父母再为自己奔波操劳?(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