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白话报》所载《警察怪现状》小说。
上篇谈到,《警钟日报》1904年5月24日和25日,连续两天在“社员通信”专栏里,详细道出了镇江创办警察事业始末。通过房捐和妓捐,解决了创业警察事业所需款项后,郭道直即出台了一项政策,那就是“沿街小本生意之鱼肉鸡玩菜蔬之摊子,一例各归就近地段小菜场”摆设。
当地的小菜场,共规划了四所,即城内的五条街,城外的小码头、大闸口、排湾。具体督工的是安徽人鲍某,但是除了大闸口小菜场着手动工外,其他三个菜市场,却迟迟没有动静。
关于大闸口菜市场动工详情,《警钟日报》记载如下:
其河岸重修,及菜场之墙,乃拆沿河之城砖而用。此城乃洪秀全占镇江时所造,在沿江入河之东岸,……但形势甚好,克复后,即奏留之。今拆去,地址改建菜场。
可见,当时建造大闸口菜市场时,拆毁了太平军在镇江建造的城墙。在今天看来,这是件令人深感遗憾的事情。其实在当时,也不是所有人都赞同这样做。当时都统就对此“大不悦,屡争于督抚,未能成,故恨之深”。
二月间,镇江开招警察兵,“包探、巡捕头、巡兵之月饷有十六元者,十一元、九元、七元者,是地方之青皮、流氓争羡之,投效者纷至沓来。京场绅士函荐条请者,又复络绎不绝”。看来,当时警察兵待遇颇为不错,才会引来那么多的报名者。面对这样的情状,警察局一时间“无法可辞”:
大张告示,谓荐书来者,概不收用;流氓青皮素有犯案者,更为严禁不录。如有身家清白,身体耐劳,不吸大烟者,准其觅有店保投效。计以上羡慕谋充者将及三千人,仅选用一百余名,其怨望者不可计数矣。
报名者三千多人,最终仅录用一百多人,竞争之激烈,可以想见。像这样的大规模选用行动,在晚清肯定是颇为少见的。虽然告示讲得像煞有介事,但录用过程是否做到秉公无私,真的很难说。录用虽然结束了,但却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满,特别是地保、坊快,因为他们推荐的一些人未被录用,于是暗中煽风点火,意欲引起事端。这时候,郭道直正巧颁布示令,要求各摊贩于二十二日一律移进大闸口小菜场,这一示令一时间成了导火索,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从中挑拨,最终酿制了举国哗然的罢市风波。其实说到底,这场罢市风波始作俑者,是少部分对警察事业创办发泄不满情绪者而已,但部分普通民众并不知情,最终也卷入其中。
有关镇江创办警察事业始末,晚清在镇江出版的《扬子江白话报》曾刊载一白话小说《警察怪现状》,其中所叙甚详。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拿《警钟日报》所载新闻和《警察怪现状》小说相较,两者所叙事实,几乎无甚出入。很显然,《警察怪现状》虽是小说,但并非杜撰而成,而是一部“纪实之作”,甚至连人物的名姓,都没有改易过。这样的小说堂而皇之地刊载于报端,自然会招来当局的嫉恨,后来报馆被查封,主编杜课园被捕入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