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免费营养午餐的孩子笑得灿烂,手握社保银行卡的老人喜上眉梢,拿到保障房钥匙的人们满脸喜气,新农合报销窗口的农民表情轻松……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上,无数观众在这些图片前驻足点评,“民生”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板块之一。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民生”的论述同样抢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平实具体的表述与实实在在的举措,在会场内外引发强烈共鸣。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已经无需多言。回眸10年,经济成就举世瞩目,民生成就也是有目共睹。如何让巨大的经济数据,给亿万群众琐细的柴米油盐增色提味?如何让老百姓真切地享受到“增收”和“减负”?如何让百姓减少后顾之忧、提高幸福指数?答案就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年来,一项项事关民生的决策和政策写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一个个“民生指标”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硬指标”,一笔笔公共财政支出清晰地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成为这10年中最亮丽也是最温暖的热词。政策给力,投入及时,保障有方,一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画卷正在绘就。
改善民生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民生领域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不容回避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和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10年的辉煌成就展示了稳健的自信和澎湃的动力,10年的砥砺奋进显示出坚定的决心和克难的勇气,10年的开拓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不凡的智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引领下,在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下,我们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