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切换图片

何妨给“乡土文化课”一点掌声

发布时间:2012-11-13 08:0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我们日常的印象里,贪玩的孩子似乎都不是好学生,但到了南京弘光中学这里,“惯例”被打破了,不爱玩不会玩的学生有一门课肯定要“挂红灯”。今年,该中学初一初二学生多了门新课程乡土文化课,学生们1年至少要玩20个景点,否则有“挂科”危险。(11月8日《现代快报》)

长期以来,社会和学校大多都把评价学生的标准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特长的培养上,此语境下,恐怕很多人对南京这所学校开设“玩课”相当质疑。而在笔者看来,该学校如此打破惯例,不失为一个值得鼓励和赞扬的创新之举。

首先,这门“玩课”并非一般意义上嬉戏玩耍,而是与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地理老师在讲河流时,会带学生们去东庐山的秦淮河源头。很明显,这种寓教于“玩”的方式,实则是尽可能带领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奥妙。古语有云,行千里路,读万卷书。这里的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让学生的所学,能反映到现实生活实践中,同时反过来增长见识,才能说是真正做到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也许有人担心,一年至少要玩20个景点,得浪费多少钱多少时间啊?有几个家庭能够承受呢?事实上,只要细看新闻便知,该教材的编写者将景点都圈在了南京市范围以内(教材里面有南京60处名胜景点),而且这些景点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一天下来就可以玩5个以上的景点,一年抽四五天时间即可。很明显,不管是从经济上、时间上看,一年玩20个以上的景点听似不着边际,实则轻而易举。倒是没有掌握这门课程的学生将来恐遭人笑话:还是本地人呢,连本地几个景点都不清楚都没去过!

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门课程并非“一玩了之”,它是以文化旅游为载体,真正考核学生的方式,还是需要学生通过摄影、采访、调查、写心得体会等方式交作业。因此可以说,南京乡土文化课程在开设的最初就考虑到了学和玩的有机统一,寓教于玩教给学生的是更加健康快乐的休闲生活方式。同时,因为玩的过程需要家长陪同,家长也可以借助这项课程,通过举家出游的方式密切亲子关系。

总之,就像厦门大学的爬树课、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三国杀课等一样,南京乡土文化课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ICLONG供图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邓昌发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