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写诗答谢”背后的几多美感

发布时间:2012-11-11 08:0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暴风雪让北京的冬天来得既早又寒冷。北京市一位老大妈送了件不用的棉衣给商场门口不认识的看门老头,老头回家之前专门找到老大妈,送了张用打油诗答谢的字条:“冬舍棉,夏施单,良善之心日月鉴。秋冬交际收夹祆,强似三春绫罗穿。一场雨雪突然降,全赖此衣挡风寒。素不相识不图报,仅以拙句聊奉还——在露天看店的河南老头恭呈送衣人,聊表谢意。”老大妈的女儿在微博上讲述了这件事,因为感动,很快,该微博被网友疯狂转发两万余次。(11月8日《郑州晚报》)

 一件不用的棉衣送给别人,原本不会有多么大的感动,但是,这件棉衣偏偏是在京城的寒冷中送给了一位没有棉衣御寒的异乡陌生老人,可谓是雪中送炭;偏偏遇见了知恩图报的老人,老人感激之余写诗答谢;偏偏老人的诗词质朴感人,又引发了网友的敬佩和感慨,最后又由这件小事引发了人们心灵的触动和感悟,老大妈赠棉衣引发的情感连环涟漪包含多重美好启示。

 首先,行善原本不需要多少钱,只要有颗敏感的向善心就行。北京老大妈看到河南老人在严寒的冬天没有棉衣穿,怜悯之心油然而生,送他一件无用的棉衣,虽然是随手之举,但其善心已经到位,小善不辞,大善才能更多。

 其次,行善哪怕是小做也比大说好。行善贵在行动,说得怎么好听也不及一次爱心流露来得更有实际意义,感动不能泛滥,行动才能改善。正如当下一句很流行的爱心哲言:“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不冷漠,周围就会有温暖,中国就会有温暖。

 第三,需要才是最贴切的善。一件无用的棉衣,让异乡的老人在寒冬中感受到了贴心的温暖,此时,一件能够御寒的棉衣胜过多少财富,老人之所以能够为一件棉衣而感动涕零,就是因为这件棉衣让他穿在身上,暖在心里,进而对严冬延伸的爱感慨万千。

 第四,小爱也可以让陌生社会变得熟悉。北京老大妈原本不认识河南看门老人,仅仅就因为一件棉衣,不仅改变了北京老大妈对陌生人的看法,也改变了河南老人对陌生人的看法,更改变了很多网友对陌生社会的看法,道理其实都懂:爱可以化解陌生,一个人心里有多少爱,社会就会减少多少陌生感。

 第五,千万不要看不起身边那些不起眼的人。对“高人”多一些假设,对“一般人”少一些怀疑,带着平等、宽容和理解的心看待人和事,也许才不容易尴尬,才多些机会,才是看人的智慧。谁能够想到,一位农民工老人,竟然善用诗词表达答谢,而且字迹隽秀,令人敬佩,正如网友留言:好字好文,高手在民间!

 第六,才情展示的美永远有美的吸引力。如果河南老人没有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而仅仅是几句日常的客套话,也就没有这么多网友的围观和敬佩,不论是身居庙堂之高,还是身处僻壤之远,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多些人文素养,在关键的时候,总会绽放独有的闪光点,也更容易激发美好的影响力。

 京都风寒,善不辞小,一衣身暖,一纸心暖!人皆慈悲,天下则安,有爱的北京老大妈,有才重义的河南老人,心灵触动的善良网友,激荡了连环的情感涟漪,让人受到了美的启迪。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魏 青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