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焦点关注

是什么让年轻人失去拒绝稳定的勇气

发布时间:2012-11-09 07:4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漫画/李宏宇

近日,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事业编制是此次招聘最大的亮点。三本院校毕业的佟鹏,在看到招聘新闻时称“没有拒绝的勇气”。其母亲也称,扫大街也是给政府干活。(相关报道见西安晚报)

伴随着“城管硕士”“大学生淘粪工”“本科生清洁工”类似的消息越加增多,我不确定围观者会否还有当初“怒其不争”的舆论态度,但我相信社会会愈加“适应”此种不正当的职业流动现象。是的,高学历者理论上应该去从事知识含量较高的工作,但当高年薪或者稳定、有福利保障的“编制”摆在年轻的求职者面前,所谓的“热烈报考”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编制的清洁工岗位,虽然不如其他事业单位,但至少是旱涝保收、相对稳定的。

所以,轻率地去批评大学生们的“饥不择业”,只是高蹈的苛责之言,他们的举动需要被理解。我觉得更值得剖析的,其实是诸如此类年轻人求职的“趋稳”心理。高薪也罢、到“体制内”去也罢,它们指向的都是某种可以预期的稳定生活,这种心态显然是与青年群体的朝气蓬勃特征不相符的。关于年轻人的应有精神气质,一个世纪前的《少年中国说》就曾这样定义过,他们应“如朝旭初阳、如初生的虎犊、如活泼的戏文、如春前的青草、如海洋中不断增生的珊瑚岛。”年轻人应不怯于尝试,可百年飘忽,留下的只是“没有拒绝编制的勇气”。

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拒绝稳定生活的勇气?每个年龄阶段的公民需要专属于他们的气质,但年轻人敢闯敢拼、追求不确定未来的动力,显然更依赖于社会环境与资源信心的传递。问题或许正在于,社会并未传递给他们足够“不稳定生活”的精彩可能。具体对于大学生们而言,每年都在攀升的巨大毕业生数目,让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即便能于其中杀出一条血路,工作时间仍可能超长、福利也难免不尽如人意,至于想到未来可能的沉重生活压力,心情总会是惆怅的。负累太重,年轻人难以轻装前行,谁都想破“茧”而出。至此,稳定且可预期的工作岗位,自然就成了他们必欲得之的对象。

努力想往体制内去的年轻人,正在被媒体称为“稳一代”,并称该现象非国家之幸。当职业流动开始出现大面积倒挂的状态,自然会障碍社会整体的活力。但要真正令“少年强”,令他们不再老成与暮气沉沉,它经由的只能是全面而持续的变革。具体到新闻中大学生们对“清洁工编制”的热追,眼下最需要改变的,其实就有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强化事业单位的转型,为其“祛魅”,令其不再有与岗位性质明显不相符合的资源与权力附加;此外,最重要的仍是推进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当社会普通工薪岗位的收入,也能达到降低生存压力、修复普通公民信心的功用,清洁工编制的吸引力自然会大大减少。

说到底,不是年轻人失去了拒绝稳定生活的勇气,是社会提供的稳定生活可能与方式正在递减。关于哈尔滨“清洁工编制”招聘的被热捧,一位网友在新闻后留言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别再让年轻人失去梦想的力量,支付给他们依旧可以“穿越世界”的冲动,它是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改变之重。(郝小奇)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