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家乡山东高密准备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等。在红高粱文化休闲区,将花千万元种植万亩红高粱,莫言老家所在辖区管委会主任范珲表示“赔本也要种”。(《新京报》)
莫言家乡要充分挖掘“莫言”的品牌效应,打造“莫言文化体验区”,“弘扬红高粱文化”。笔者第一个反应,是想起了一句关于“打造文化”的“感悟”:“文化在‘没文化’的‘打造’中面目全非”。
“莫言文化”是什么?“红高粱文化”又是什么?或许,莫言所独有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权可称之为“莫言文化”?然而对这种“文化”的体验,究竟应该通过阅读研究莫言的作品来实现,还是“打造”的“莫言文化体验区”更有用?
全国种高粱的地方很多,如果有“高粱”就有“文化”,莫言家乡的“高粱文化”,除了“莫言”这个“附加值”,还会有什么别的价值吗?而以此推之,玉米、小麦、稻谷……是不是都有“文化”,都可以“打造”一下?当然了,关键问题是有没有“莫言”。
那种“赔本也要种”的冲动与执著,延续的还是权力可以“打造”一切的旧版本,一点也不新鲜。然而,有了“孙大圣故里”等等赔本的先例之后,我们不能不问:“红高粱文化”若赔本,6.7亿如果再打了水漂,谁负责?
中国作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国人确实要沾一些荣光的,可如果“沾”法上越来越俗,不知道会不会被人笑话,乃至耻笑。比如像这种既与文学毫不沾边,也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可言的“文化打造”,其实就是一个俗套的商业噱头。文/马涤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