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镇江韦氏经学的家学源流

发布时间:2012-10-29 07:52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著名史学家、经学家及文学家高陵亭侯韦昭,于东汉末由长安京兆杜陵卜迁镇江延陵,将韦氏经纬学家学文化在镇江地区传承与光大。研究韦氏经学,对彰显镇江地方文化不无裨益。

 韦氏家族的家学文化源流,在两汉以后为两支:一分支在东汉末至晋初,以韦昭的祖父辈韦著兄弟传至韦昭及子韦隆为代表,在镇江地区出现并延续,其经学文化后世影响深远。至唐宋,在唐玄宗御制的《<孝经>序》里,曾把韦昭尊为“先儒之领袖”。另一主支在长安京兆杜陵发展至北周到隋唐及五代初,韦氏后裔们凭才学从汉之明经入仕,至唐之科举入仕,先后有17位荣登相位。

 两汉韦氏治《诗经》

 韦氏家族传光绪34年(1908年)韦振鑫等修订的镇江储书堂版《韦氏家乘》记载的韦氏源流考中讲到:“韦氏为颛顼苗裔,兴至彭豕,繁衍于汉。至孟都彭城为楚王傅,徙家于邹。自孟至贤,五世为邹鲁大儒”,韦贤、韦玄成父子明经入仕又自邹地迁长安而发生家族迁徙。韦氏家族以经学显于世,尤受帝之重用,皆以明经入仕。韦贤、韦玄成父子先后至相位,玄成兄子韦赏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

 作为治《诗》的经学世家,韦氏家学不仅传授经义,而且从汉初,韦孟为楚王傅作《讽谏诗》《在邹诗》,至韦贤则兼通《礼》《尚书》等经典,尤擅长诗赋,世称“邹鲁大儒”;到韦玄成,创作了《自劾诗》《戒示子孙诗》等。

 韦贤之所以能以明经致仕,是因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尤独推崇儒家,呈现出派别林立的西汉经学。在此背景下,鲁、齐、韩三家又因与帝王之特殊关系,尤以“鲁诗”最强盛,于是有“韦贤治《诗》,事大江公及许生,又治《礼》,至丞相。传子玄成……至大司马车骑将军,自有传,由是‘鲁诗’有韦氏学”(见《汉书·儒林传》)。

 韦著兄弟治《易经》

 如果说西汉韦贤、韦玄成、韦赏等世习“鲁诗”,那么东汉其后人韦著则习“韩诗”。关于东汉末韦著习“韩诗”见《后汉书》卷53《徐稗传》,该史料印证了镇江《韦氏家乘》对韦著“若夫著博学笃行”的记载。

 韦著兄弟韦芳史料虽未载,但《韦氏家乘》中记载“芳通阴阳历数之奥”,反映了韦著、韦芳兄弟与祖辈异学,除习《韩诗》外,还治《京氏易》,明天文阴阳历数,精通《河图》、《洛书》和七纬及推步之术。

 直至近代民国,深得韦氏家学渊源的另一支韦氏后裔韦千里不仅传承了韦氏经学,而且发表学术专著,将《易》学发扬光大。韦千里与寄居镇江的袁树珊在当时被称为“南袁北韦”,其代表作有《千里命稿》等易学专著。

 科举入仕诗书传家

 自汉至唐,留在长安的一支韦氏后裔发展成庞大的家族集团,分出了九大族,依然诗书传家。据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车宝仁研究发现,唐科举以来,韦氏家族后裔以科举入仕,以至荣登相位,“仅唐代,韦氏便出了17位丞相。载于唐史的人物就有900多人”,“仅出任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的州刺史一职,韦家就有数十名之多”。而“从汉代到五代,韦氏出了22位宰相”,“这些人才活跃于国家政治文化生活等多个领域”(见《城南韦杜 去天尺五》)。

 是什么原因让韦氏家族有如此多的韦贤后裔们先后荣登相位呢?西北大学教授吕卓民认为:“家学渊源,有着诗书传家的严谨家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他们绵延不衰的法宝。”

 据研究,韦氏家族的17个宰相12人出身科举。除汉代韦贤、韦玄成,三国东吴韦昭,北周韦孝宽,五代前蜀时韦庄为丞相外,仅唐代先后有武后朝的韦弘敏、韦待价、韦方质、韦思谦与韦承庆,武后、中宗、睿宗三朝中的韦世源、韦嗣立、韦安石、韦温,玄宗朝的韦见素,顺宗、宪宗两朝的韦执谊,宪宗朝的韦贯之,文宗朝的韦处厚,宣宗朝的韦琮,懿宗朝的韦保衡,僖宗、昭宗两朝的韦昭度,昭宗朝的韦贻范等通过科举入仕登上相位。

 到唐代时,韦氏还出不少著名诗人,如山水田园派诗人韦应物、唐末五代初花间派词人韦庄等。韦应物的诗歌已盛誉于唐代,以五言古体诗创作成就最高。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是长达1666字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为唐诗中现存最长的一首。

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韦朝阳 韦大昉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