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国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日前开始报名。今年“国考”招录人数突破两万人,与招录职位一起再创新高。据预测,报名人数有可能接近200万人,招录比例高达90:1,使持续多年的“公务员热”再上层楼。围绕“国考”的舆论争议也如同“国考”本身一样火爆——一面是数以百万计考生对“国考”趋之若鹜,一面是批评者们猛烈抨击“国考”以及整个“公务员热”。
对事物进行价值或者道德判断是最容易不过的,但“国考”和它的考生们却绝非“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简单地否定“国考”的合理性、批评热衷于“国考”的考生们是过于草率,而因其合理性就加以热捧不予质疑,同样是过于盲目。
党政机关需要一支数以千万计的人才队伍。由于年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原因,这支队伍要不断吸纳新鲜血液,以完善梯队结构,确保正常的新陈代谢。同样,许多有志于从事公务员工作的青年才俊,希望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可见,“国考”的设置是公正、合理和必须的,许多考生的理想和抱负也是正当、美好和善意的,应该得到支持和鼓励,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和谴责。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国考”及考生们整体上的正当合理性,就忽视了一些隐含在争议中的“弦外之音”。“减员增效”一直是人们对党政机关的期待,但对于有些部门而言,规模膨胀和效率低下有时候却互为因果。理顺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能的边界,是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如果没有明晰的职能和边界界定,社会和企业的发育都可能受到抑制,民生福利也可能受到侵蚀。再者,“国考”解决了公务员队伍的“入口”问题,但是对于现有公务员队伍中,不符合职位要求、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在职人员,其换岗甚至辞退的“出口”问题却没有实质性的推进,“铁饭碗”的“铁”,阻碍了队伍新陈代谢的完成,影响到整体队伍的结构健康和能效提升。可见,作为社会焦点事件,“国考”提供了舆论批评的出口,一些批评所涉、“国考”之外的体制机制弊病,同样值得重视。
个体的秉赋、性格、知识和能力结构千差万别,一些考生的自身优势与公务员工作要求确实并不匹配。我们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工作要求和自身优势、兴趣爱好高度契合,在本职工作中既能施展才华,又能获得事业的成功,但也许是面对严峻就业形势、激烈市场竞争时的“求稳心态”,也许是对未来功成名就的高期待值,使他们加入了“国考”大军。无论是“求稳心态”还是“高期待值”,都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如果拼“国考”带有无奈的成分,我们就该问问,社会是否提供了足够广阔的舞台,让每位毕业生都各得其所施展才能?如果拼“国考”的同时充满了期待,我们就该问问,本该强调服务和奉献的公务员工作,为什么却具有远超其他许多职业的诱惑力?
可见,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不减,以及相关舆论争议的热度不减,其原因和症结,也许都超出了公务员考试之外。在这些问题妥善解决之前,“两个热度”恐怕就会继续“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