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遭爆堵,登山被滞留,进了景区出不来;华山游客被刺伤,甘肃鸣沙山旅游区骆驼被累死--看来,这次中秋、国庆“双节”黄金周对很多游客和景区动物而言,都成了“遭罪周”。本应当是轻轻松松的休闲周、欢乐周,怎么会变成“遭罪周”了呢?其实这一问题并非自今日始,也不是个别现象,足以证明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使黄金周病得不轻。尽快遏制和减轻这种症状,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位卑不敢忘忧国。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开几帖药方,算是向决策部门的进谏。
第一,实行景区门票预订制。这可以借鉴铁路售票方式,针对类似黄金周的长假,各旅游景点可以根据可容纳游客的上限,通过网络购票等方式,提前推出门票,一旦所出售的门票超过景区最佳接待量就停售,避免游人井喷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游客滞留、人身安全、群体事件、环境破坏等问题发生。另外,为防止“黄牛”,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实行门票实名制。就像当初铁路售票实行实名制一样,虽然刚开始大家不大习惯,但实践证明这一措施起到了一定疗效。因此,铁路售票方式,不管是提前预订,还是实名制,都值得旅游景区借鉴。
第二,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据有关境外媒体调查,“如以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工作时间来衡量,带薪假期最多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的生产率其实相当高。”国内也有评论指出,带薪休假既可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也是完善公民休闲权利、增进国民素质的举措,可谓“一举双赢”。另外,带薪休假还可以使旅游景区淡季不淡、旺季不挤。但是,就业压力、单位与职工“地位不对等”、监督机制不健全等主客观因素让带薪休假成了一纸空文。鉴于此,笔者认为,政府可在政策支持、加强宣传等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建立奖惩机制、完善监督体系,让带薪休假制度得到彻底执行。
第三,实行错时休假。国家规定的节日及其前后的两个周末一起集中休假,势必会造成人们扎堆出行、热点景区“不堪重负”。鉴于此,错时休假是个不错的选择。就拿这次“十一”小长假来说吧,全国统一规定,从9月30日一直放假到10月7日,连续8天。那么,能否让不同的单位错时休假呢?比如,事业单位可以从10月8日放到10月15日,生产企业则从10月16日开始休假。这种错时休假方式,可以大大避免出行人流高峰,有效缓解景区接待压力。试想,假设这次小长假实现了错时休假,鸣沙山上的“沙漠之舟”也不至于累死吧?
至于这几帖药方,能否同时“服用”,“服用”后的疗效如何,有关部门在决策时不妨考虑进去。但不管怎样,都需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专家所认为的:要解决长假景区“不堪重负”的问题,应通过政策智慧和制度设计,将“假日渴求”转化为“细水长流”。就让我们一起期待,随着有关制度的不断完善,“黄金周”将不再成为“遭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