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10月3日发出紧急通知,决定自10月4日中午12时起,对符合免费政策的七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不再采取发卡措施,直接抬杆放行。
(10月4日《深圳特区报》)
赶在返程客流高峰到来之前取消发卡,直接抬杆放行,将有效减缓返程车流拥堵,可以使高速路免于再次成为停车场。这样讲不是想当然——9月30日高速公路大堵车的主要因素就是免费之后仍在发卡还卡,后来北京等地迅速采取对策,不再发卡收卡,所有道口全部敞开,很快就车畅如流。
事实上,免费不但不该添堵,更应缓堵才对。这样讲有数据支持:有关测算显示,一辆小车通过收费站交卡、缴费约需16秒。不妨做个简单计算:缴费模式中一辆小车通过收费站耗时16秒,免费模式中应是零耗时。16比0,理论上讲只要免费时车辆增加不超16倍,那么就不会比收费时拥堵。这么一算,正本清源。发卡交卡,本是缴费模式中的措施,免费之后已无作用,然而本应取消却不取消,车辆骤增了,发卡交卡依旧,不堵才怪。
交通部这个紧急通知,只要落实到底,必将立竿见影。而此举的意义,不仅在于排堵畅流,更是宣示了一个理念:面对问题,最需要的是对症下药。这个黄金周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本就是试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免费通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免费政策失败的证据。
在为交通部的紧急通知喊好之余,我们当然还需更多反思:为什么在此之前免费了仍要拦车发卡?是第一次实行免费缺乏经验,还是对免费政策有抵触,故意用添堵的老办法表达不满,以此妖魔化免费新政,坐等舆论得出“免费是祸根”、“还是收费好”的结论?这个“结”要是解不开,只怕还会有新的“堵点”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