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曾祖诗咏中泠泉

发布时间:2012-10-04 07:2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曾祖父是清代诗人于树滋,字德甫,号遁叟,别号东轩老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病故,终年八十三岁。他早年为清末秀才,后弃学经商,长期参加镇江义渡局(旧称红船,专作大江南北旅客安全摆渡之用,船身较长能经风浪)、冬赈局(施粥、发放救济款)、百川文社(每年冬季命题征文,录取的文士可得资度冬过年)等带有慈善救济公益性质机构的工作。

曾祖父创作的《瓜洲伊娄河棹歌》诗集共120首,寄情于故乡的山水,怀古思今,抒情言志,慷慨赋诗,有多首吟咏了风光旖旎的镇江山水,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真实鲜明的写照, 其中有首是诗咏中泠泉的。曾祖父在诗中写到:“名泉第一载茶经,水汲深渊巧制瓶。一自金山成陆地,更从何处觅中泠。”诗后自注:“泉在城南大江中,金山之北,陆羽论水称为第一,故又名‘第一泉。’汲水江心,难得真泉。憨道人秘制铜葫芦,系铜绠沉石窟中,铜丸旁镇葫芦横侧;下约丈许发机,葫芦中镇葫芦盖启,仰盛泉中;再发机,盖下覆,徐收绠,启视泉满。瓦当煮水,一吸觉香沁心胃。清光绪初,金山北面已成陆地,名泉从此湮没。”

曾祖父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嘉泉奇景的赞美。中泠泉号称天下第一泉,原在金山之北,出于扬子江中的石簰山下,在万里长江之中只有这独一无二的泉眼,所以更为奇异。长江由西向东奔流,受到石簰山和鹘山的阻挡,形成三个水曲,分称北泠、中泠和南泠。而中泠就在中间的一个水曲之下,故称中泠泉。此泉早在唐代就已闻名天下, 唐代著名的品茶家陆羽在评天下饮水中,把中泠泉水列为第一。这是因为中泠泉是由地下水顺着岩层的裂缝、孔洞流淌,滤尽泥沙,并溶入了多种矿物质,因而水表面的张力增加,所以自然就“水清水碧水醇”并盈杯不溢。这名贵的泉水吸引了历代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唐寅、文征明、文天祥等来此观光、品茗,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但此泉水在古代汲取很是来之不易,要乘着小船冒惊涛骇浪之险,在茫茫大江找准泉眼,并在特定的时间——子午二辰,然后垂下特制的铜瓶或铜葫芦到一定的深度,才能汲取到纯正的中泠泉水。

传说中有个憨道人随身带着秘制的铜葫芦,径五寸许,高不盈尺;傍三耳,铜钮连环,上面系着一丈多长的绳子,三分入环,耳中一缕,勾盖上铜圈,上下随绳子下面机关转动;铜丸一枚,系葫芦傍,其中一头系在盖子上。憨道人取水时将铜葫芦沉于石窟中,下约丈许,铜丸傍镇,葫芦横侧,憨道人发动绳子上的第一个机关,铜丸中镇,葫芦仰盛;再发第二个机关,则盖子牢牢的盖住。于是徐徐地收拢绳子,提上来看到泉水盎然装满葫芦。看来憨道人制作的铜葫芦其中有不为人知的玄机,铜丸既可以使水葫芦沉到江底,再倾斜盛进中泠泉水,又可以保证水葫芦盖紧,不让江水涌入。

江海横流,沧桑巨变,到了清朝后期,随着长江北移,处在江心的金山与中泠泉同时登陆。中泠泉上岸后泉眼曾一度消失,为此曾祖父在诗中叹息不已:何处方能寻找到中泠泉啊?后于清同治年间被重新发现,用石栏在泉眼四周围成方池。光绪年间,知府王仁堪亲书“天下第一泉”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至今仍镌刻在池壁,可告慰曾祖父的是:不仅池北的茶社随时都可用泉水烹茶待客,而且在中泠泉旁又复建了唐代润州著名的“芙蓉楼”,还有新开发的金山湖水光潋滟、波光粼粼供游人观光。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于锡强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