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蒋介石的舟山“撤退”计划

发布时间:2012-09-30 08:40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1949年夏,上海市和浙江省解放后,国民党军残部退据舟山群岛,企图对上海、杭州地区实行海上封锁,并屏障台湾。我第三野战军奉命采取逐岛攻占方针,解放舟山群岛。到11月,已攻占舟山外围岛屿30多个,取得了渡海作战经验,夺取了前进阵地,为进攻舟山本岛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0年5月,毛泽东主席指示我第三野战军于6月10日前完成战役的准备。这时,接连遭受军事失败,并亲眼目睹了人民解放军威力的蒋介石,害怕输光“老本”,早就未战先怯,心里认定舟山绝对守不住,决议让舟山部队撤回,加强台湾的防卫。然而意外的是,平时作战一直慎重的大部分部下如陈诚、“参谋总长”周至柔、“浙江省主席兼舟山防卫司令官”石觉等激烈反对“撤退”。为此,蒋介石和他们进行了激烈争吵。

按照蒋介石自己的说法,撤退的首要原因是“俄制喷气式机在上海发现”。的确,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能担负作战任务的飞行中队已于1949年8月15日诞生,它下辖2个战斗机分队,1个轰炸机分队,1个地勤分队。1949年9月1日,华东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在上海成立,国民党在舟山部署的飞机已经毫无优势可言。蒋介石给出的其他理由是:舟山距离台湾甚远,距离解放军则很近,因此就“集中主力选择最有利时间地点进行决战”之作战原则而论,以如此庞大兵力在远离基地的舟山作战,代价和效果,显然难以平衡,如果共军对舟山和台湾同时进攻,则可能无法兼顾。另外,如果大规模战斗连续展开,岛上部队的补给,在制空权和制海权丧失后也不能持续。

5月8日,蒋介石召见周至柔,指示“定海撤退之准备与决心”,明确要求周至柔“应在军事职责上建议,对定海撤退,在军事上着眼应否如此”。

5月9日,蒋介石召集军事会议。研讨定海撤退得失利害与军事原则,陈诚“仍以撤退增台部队能否有用,与防务有否利益为言”,被蒋介石说成“心理病态不可救药”。在反对声浪此起彼伏的情况下,蒋介石依然坚持原意。据蒋介石日记记载,“定海撤退方针,经过干部全体之反对,乃驳斥昏迷无理之原由,毅然决行。”

5月10日上午10时,蒋介石召集高级将领,宣布定海撤退决定,并指示撤退注意要点:“详示撤退其应注意要务,除保守秘密以外,全在陆海空军协同一致,尤以海空军能积极出击,与尽力搜炸佯攻,以达成其掩护任务,则撤退计划必可如计完成也。”

至此,历时十天与高级将领关于“撤退舟山”的争吵,最后以蒋介石的“全面胜利”收场。

蒋介石始终认为其部下不认真执行他的命令。5月17日,蒋介石听取王叔铭关于定海撤兵经过报告后在日记中写道:“至柔始终不愿实施,其阳奉阴违之情形,殊为心痛。”因此,蒋介石对“撤退”的细节,从头到尾都给予直接指挥。

在5月11日,蒋介石亲笔写给郭寄峤的手谕中说:“此时防备敌机突然来定轰炸我运输船舰,比防范其陆军渡海来攻本岛更为重要,故应从速筹备,以防万一,关于运输舰遇有各种情况发生时,必须有一海军高级将领,具有充分权力,在当地得以立即处置紧急事故,以免重大损失,故余意到定海之军舰商船,必须指定马副总司令统一指挥,而马副总司令则须受石司令官之指挥,必须建立如此指挥之系统,方不致临时仓皇,以免纷乱。务望想定各种不测之情况,以期减少损失到最低限度,是为至要。中意舰只停泊,不可太挤,总以疏散为宜,故部队开始登舰,亦以络续行之为妥,不可太迟,不可太挤,明日晚间,即应开始登舰,并期于本月15日至迟16日上午,必须完成全部工作。”

接着,蒋介又写了一封手谕给石觉说:“想起各运舰(凡已到舟山群岛附近者)灯火必须一律管制与熄灭灯光,千万注意实施为要。”

5月12日,蒋介石着手布置“撤退”来台湾后军队驻地的安排。5月13日,蒋介石又给“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黎玉玺、“浙江省主席兼舟山群岛司令”石觉写手谕,指示定海国军撤退要领。同时,他将撤退的宣传要旨编写为:“必须集中全力,确保台湾,巩固此唯一反攻之基地,故必须放弃海南与定海各岛,方能加强台防,以免备多力分,重蹈过去之覆辙。”

5月14日,蒋介石又写手谕给王叔铭、郭寄峤,指示撤退要旨及密语表。这时,他接到郭寄峤报告说,舟山海面连日浓雾,天候不佳,接运部队的船舰无法预定位置,撤退行动尚未展开。蒋介石心中慌乱,在日记中写道:“乃知昨今二日定海浓雾,运舰不能行动,而且接运各舰多未到达,以事前禁止各舰通电,故其多在何处,亦不得而知。得悉此息,无任忧虑,此乃天时变化,不及预料之事,奈何。”

5月15日,蒋介石因为“昨日定海浓雾运输舰艇不能进出港口,大部分船舰且未到达”深感忧虑,据说一夜没合眼。天一亮,他赶紧命令桂永清与柯克火速乘飞机飞往定海督导运输,以免贻误。到了晚上,蒋介石又召集周至柔、沈昌焕、陶希圣、张其昀、侯腾、蒋经国、黄少谷、吴国祯、王世杰等研讨定海撤退的“宣传计划”。

5月16日晚间,蒋介石按照此前制定的“宣传计划”,在台湾广播电台宣布“撤离舟山”并解释“原因”,还提出了“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5月18日,蒋介石又让宋美龄前往基隆慰问由定海“撤退”来台之官兵,“至夜始回”。

其实,早在5月15日,我三野司令员陈毅电示第七、九兵团:“舟山守敌在我军的威迫之下有逃窜的可能,必须立即摸清虚实,采取行动。”当晚,侦察兵连夜过海侦察,证实了陈毅的判断。三野于16日立即发出全线攻击的命令,解放军兵分三路进入舟山。据记载,部队进入定海县城及沈家门镇时,正值5月17日凌晨。除了一些在道头一带欢迎的人群外,大部分的居民还在睡觉。部队不叫门、不进民房,在外面廊檐下休息。由于渡海作战的供应困难,各部队进岛时,都吃着自带的干粮。解放军良好的纪律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与当时的国军形成巨大反差,使民众极为感动。同年7月,解放军淞沪警备区九十八师派出部分兵力,分头攻占大小洋山、泗礁、嵊山、枸杞等岛,岛上的残余海匪,或缴械投诚,或全部被歼。至此,舟山群岛全部解放。整个战役共歼国民党军8900余人,缴获各种炮83门,枪支3209支(挺),电台16部,汽车22辆,击沉、击伤敌舰各1艘。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陈玲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