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昨天,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公布了一道“禁令”:严禁老师和学生一同吃饭、出入KTV夜总会等,违反规定轻则通报批评,严重者或被开除。
(9月26日《武汉晚报》)
就处罚手段而言,这道“禁令”气势大得很,不可谓不吓人。一顿饭就能惹祸上身,没准还会被扫地出门。大学老师这个“饭碗”貌似不好端。
“禁令”是口头上的即兴宣布呢,还是盖了红印下发的正规文件,不得而知,登录校方官网暂时没能查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所大学里,今后师生一起吃饭唱歌已经被看做是偷鸡摸狗的事了,是要受到举报的,是要予以严打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江城学院并非心血来潮,无事生非,他们对师生共娱严重看不顺眼,盖因旨在“反腐”,杜绝学生以“交际方式”和老师拉关系。腐败是公平之大敌,孩子们在大学里打拼都不容易,一些人不当得利,必然侵占了另一些人的发展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校方的良苦用心我们不仅可以意会,而且还值得称道,但其方式方法却很成问题,甚至算得上很拙劣。
这是一道简单粗鲁的“禁令”,释放着浓厚的“软暴力”。粗鲁不只是在于以开除相威胁的高压姿态,更在于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式的管制内容。
吃饭、唱歌本身是正当的休闲交际方式,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只是别有用心之人才以此图谋不轨。饭店包厢爆满,KTV夜夜放歌,安能明辨孰是孰非?因为无据甄别,于是怀疑他们统统在搞鬼,这在法理上无以立足。
而江城学院正是动用了极其糟糕的“有罪推定”,让“吃饭、唱歌”蒙受不白之冤,让一部分人的正当权利被另一部分人的不当行为绑架,实际上就是被剥夺。书本外的大学从来不是绿洲,其实一样俗,学生与老师进行带“目的”的交往,大有人在,但当然不是全部。譬如我亲朋好友的孩子就在我任教的大学里读书,我们哪天在一起吃顿饭,难道也该被疑神疑鬼?当我们找出一百个证明老师酌情是可以与学生吃饭、唱歌的理由,难道就不敌一纸武断的“禁令”?
这又是一道有可能事与愿违、作茧自缚的“禁令”。首先,头疼医头,病根仍在,注定超脱不起来。该拉的关系还会拉,少了吃饭唱歌,又何愁别无通途。从此看不到师生共娱,校园里就真正风清气正了?如果“眼不见为净”也算是反腐成果,这应该是校方唯一的收获。
其次,我们有理由设想总会有人撞上枪口,绝对的“令行禁止”根本办不到,那么当局自己一定会为此付出头疼。发出去的“禁令”,泼出去的水,动不动真格都左右为难。且不说因为一顿本无复杂内容的饭给而当事人一个处分或通报批评,已经难以服人,如果事情因为“开除”而搞大了,闹出什么官司来,输赢我绝不看好学校。说一千道一万,“大法”面前,“小规”难撼。
堵有余而疏不足,由此带来的苦头我们吃得不少了。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倡导创新管理方式,大学毕竟是个更懂事理的地方,再不免俗,也还是要讲点文化的,“因噎废食”“过犹不及”这两个成语如果被活学活用的话,恐怕就不会出台这种粗鲁的“禁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