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镇江市某本土网站,一篇名为《为什么在大市口过街不愿走地下通道》的帖子引起了网民们的关注。发帖者“风马”在文中无奈表示:“不知道哪位大神设计的,又迷路了,上去发现出口不对!”如此的遭遇很快就在网民中引起了共鸣,“指路的标志太乱,第一次走大多数会走错”“走下面的距离比走上面的距离长,太绕路”“下雨天下面的路还很滑”。
要想营造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一些基础设施必不可少。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方便行人安全出行的交通设施也越来越完备。
2009年5月,为了改善市区交通拥堵的现象,位于斜桥街附近的我市首条地下通道投入使用;2011年6月,拥有13个出口,150多家商铺位的大市口地下通道也顺利开通。
然而,三年间,政府精心为市民修建的地下通道利用率其实并不高,一些行人文明交通意识淡薄,对安全的过街设施熟视无睹,宁愿选择跨越护栏、横穿马路、闯红灯,如此一来,两条地下通道“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说,地面交通更是险象环生。
地下人行通道的建设,本来是用来方便市民安全通行的,如今却落得个“使用率低下”的下场。市政建设未能发挥应有效用不说,对于市民而言,地下通道可以不走,但马路却终究要过,地下通道使用率低,必然是横穿马路的行人增多了,这也必然预示着安全隐患。
通过网民们的跟帖,我们不难发现,不便利是行人不愿意走地下通道的主要原因,而在不便利中,市民网友抱怨最多的就是路牌设置混乱,起不到引导的作用。对此,网友“一天一点一世纪”笑言:“在大市口的地下通道想找到正确的出口,是个智力活啊!”
作为交通设施,地下通道的设置目的很简单:一是为了行人能大量、快速、安全的通过马路;二是为了解决繁华路段交通拥挤和安全问题。然而当下,大市口的两条地下通道显然有些事与愿违。诚然,这其中也存在着部分行人文明交通意识淡薄,以及市民图方便、图省事等习惯因素。但是不管如何,毕竟地下通道使用率不高,不仅使交通存在隐患,更违背了修建这些地下通道的民本初衷。
地下通道要真正便民、利民,建设是基础,管好用好是关键,有关部门当从细节入手,使公共设施充分发挥其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