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镇江·报评

“患者”才是医院级别的明亮标尺

发布时间:2012-09-22 08:0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近日,卫生部发出通知,收回2011年新增的240多家三级医院的牌照,并要求各地规范医院评审工作,防止出现医院争级上等,搞形式主义。但舆论借机将之演变为医院评审“存废”之争。不少人称,不是评审过程出问题,而是评审本身就不该有。国外现有的评审标准是以持续改善患者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为中心,我们却搞“官样文章”。

(9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由卫生部掀起的这场“摘牌行动”,可谓赚足了民众的眼球,也获得不少人的称赞和期许,渴望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权威震慑,将那些搞花架子、摆模样子、扯大场子的“迎评医院”的形式主义给“震慑”回去,真正回归以患者为上帝,以医术为生命的理性轨道上来。

“评级存废”之争的焦点是,如何尽快让患者手中的票成为一张硬性票、有效票。医院分级管理的目的,不外乎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有限的公共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廉价、更快捷的健康服务。但颇长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商业化的侵袭,美好愿景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我们需要尽快制度性校正一切由“上级”说了算的固化评价思维和机制。患者的声音一旦未被重视,或者说只是表面上重视,未从制度设置的体系上科学布局和量化“考评路径”,那么医疗服务的硬软件提升,便会成为迎评过程中的“短期运动”,徒有“几天热情”;其次,及时调整和变革考核评级主体。从目前情形来看,不管是2011年以后评定的240多家三级医院,还是之前获得等级称号的三级医院,之所以出现“高等级”与患者的“低服务”的落差,根源就出在考核主体的这种明显失衡上。

我们知道,考核评级的主体一旦出了问题,考核的方向与内容便会随之迷航。道理很简单,医院的诊疗水平怎样,对患者服务质量如何,广大患者直接面对,他们当然心中有数,也最有发言权,而且发出的声音最鲜明、最直接、最接近实际。患者到医院每时每刻的行动,其实就是在用脚投票,在实时而生动地考评着医院的服务层次。所以,考核主体明晰之后,再用患者的身影去考量医疗服务水平,更接近实际。

事实上,这也是当前国际上较为普遍采纳的考量办法,因为“患者”是医院硬软件水平的一把明亮的标尺,也是考评医院里的大夫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计算器。我们不妨大胆在评级制度改革上迈出坚定一步,交还给患者评级的话语权。再配以细化的保障措施,力求患者考评客观、科学、公正。周明华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