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侯德榜,被渲染的和被冷落的

发布时间:2012-09-13 08:44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侯德榜(1890年-1974年),又名侯启荣,字致本,福建闽侯人。与永利制碱公司创始人范旭东并称为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先驱。

身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侯氏碱法”。而真正使他扬名国际学术界的“侯氏碱书”,却长期被冷落在历史的角落。

“侯氏碱法”最初试验于1939年。那一年,这位永利公司的工程师,专程到德国购买一种名为“察安”的治碱专利。

南开大学1986年出版的《侯德榜》一书,这样描述这位中国科学家在谈判中所受到的“侮辱”:德国厂方东挡西遮,虚与委蛇,尤其涉及技术之处,均讳莫如深;除了以高价刁难,还提出无理要求,诸如“使用察安法专利的产品,不得在东北三省出售”等等。

众所周知,当时东北三省已经被日本侵占,德国的条件无异于公然否认中国领土主权。

据书中描述,义愤填膺的侯德榜在激动之后反倒平静了下来。他深沉地发誓:“难道黄头发、绿眼珠的人能搞出来,我们黑头发、黑眼珠的人就办不到吗?”

《纯碱制造》这本“侯氏碱书”,也是在一片爱国热情中诞生。自从永利牌“红三角纯碱”诞生后,侯德榜深感于“在洋人垄断下技术创新的艰难”,为了“发扬炎黄子孙兼济天下的风格”,他决定撰写一本专业书籍,将十年苦战所得的制碱经验公布于世。

如此这般的民族情怀笔调几乎贯穿于侯德榜的各种传记。

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生叶青,在对中国近代制碱史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发现,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侯氏碱法”的历史地位某种程度上被国人过分渲染了。据这位化学史博士生考证,“侯氏碱法”的初期试验,原本是在香港、上海和纽约三地进行。但在国内不少教科书里,试验地点被突出为既无设备又缺原料的四川,那是永利公司抗战时期迁移的所在地。

不仅如此,这一制碱方法原本由永利公司自身命名,但在国内不少公开资料中,却被有意无意地误读成由国际化工界命名。侯德榜1935年荣获中国工程学会第一枚荣誉金牌,也被归功于“侯氏碱法”的创立,而事实上,仅从时间上判断即可得知,这两者完全没有关系。

与这种渲染相对应的,却是另一项学术造诣《纯碱制造》的被冷落。

这本出版于1933年的英文著作,一经问世即被美国《科学》等权威杂志报道。直到2004年,书中的观点还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引用。

但在国内学术界,这本“侯氏碱书”却遭到了冷遇。传记《侯德榜》一书,对这本专业著作只用了十多页来介绍,而那套制碱方法,则占据了数十页的篇幅。在SCI的检索中,也没有一篇中国作者的论文引用《纯碱制造》。

属于同一个人的成果,占据了同等的学术地位(甚至于《纯碱制造》更高一些),为何面临不同的境地?

叶青将个中原因归咎于“实业救国”和“科学救国”的不平等地位。她分析认为,“侯氏碱法”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技术,充分满足了国人急功近利以求强国的愿望,而“侯氏碱书”所反映的科学与学术精神,却向来不为国人关注和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侯德榜成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担任化工部副部长等职位,这些身份也或多或少使得“侯氏碱法”荣登至高地位。

一些当事人说,当时的教科书对于其他治碱方法“拼命地贬低”。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的化工企业都开始推行这种中国人自己研发的制碱方法。

而事实上,“侯氏碱法”由于工艺复杂等原因,更适合应用于大型企业。据说,当时匆忙成立的数十所化工公司中,一部分由于不堪重负而不了了之。

这恐怕是侯德榜本人始料未及的。在叶青掌握的侯德榜与友人的通信中,这位前辈表达了对这种“一边倒”式跟风的担忧。可惜直到他去世6年后,这种错误导向才在化工部的内部会议上得以纠正。

研究过这些掌故后,叶青不禁感叹:“如果国人的思想还停留在注重器物和技术层面,那么我们的强国之路就非常之远了。”据《中国青年报》

(来源:京江晚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