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了,幼儿园收费高又成了热点问题,一些地方幼儿园今年收费涨幅超过50%。虽然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在年初联合印发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入园贵”问题的措施,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84.3%的受访者对治理效果给予负面评价。
仅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价格偏高往往反映供不应求的市场关系。与幼儿园收费高相关的一个难题正是“入园难”。由于幼儿教育未纳入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少,公办幼儿园数量有限,且往往对属地和单位等入园条件有明确的限制。这些公办幼儿园,有的是事业机关所办,条件优越,有的是企业厂矿学校所办,办学条件不一,虽然收费不高,但一些幼儿园办学条件一般,甚至呈不断削减的趋势。这样,总体上看公办幼儿园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有报道称,在一些城市,幼儿教育的优质学位紧缺,入园之争就成了一场“拼爹”游戏。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幼教这一被家长们视为“起跑线上的竞争”不公平的一面。
民办幼儿园虽然被定位为公立学前教育“必要的补充”,但事实上在很多地方它们已经成为幼儿入托的主要选择。这些幼儿园以市场为导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么以高收费来提供比公办幼儿园更好的幼教服务,要么以牺牲办学质量来换取低成本低收费。这往往体现在城乡的两极分化上。在大中城市,家长对幼儿教育极为重视,往往对其办学条件有很高的要求,甚至存在“以价论质”的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幼儿园的攀比之风,相应地,提高收费标准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这样的供需关系下,如果再对幼儿园收费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规范,收费偏高的问题必然会出现。可以说,幼儿园的收费难题反映了与社会教育观念、教育管理体制等相关的结构性矛盾。
要切实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容易。首先需要理清学前教育的发展思路,明确是走政府监管下的市场化办学道路,还是走政府完全支持的公益性办学?其次,需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从调查情况看,多数民众希望大量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资助,这样才能使民办幼儿园价格趋于合理,并提高民办幼儿园的质量和水平。第三,需要加强对幼儿园建设的标准化管理,强化价格监督管理力度。最后,还需要民众和幼教机构转化幼儿教育观念,不盲目攀比,不额外增加孩子负担。只有在政府、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收费高的难题才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