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周恩来与叶挺为啥感情深

发布时间:2012-09-10 07:08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周恩来与叶挺,这两位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早在北伐战争之前,就在党内一起共事,两人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这对革命的老战友,相知相交数十年,他们相互敬重,相互支持,肝胆相照,情同手足;他们之间的革命情、战友情,同志情、朋友情,纯洁而高尚,诚挚而久远,为全党全军树立了光辉典范。

叶挺是我党最早组建和领导的一支部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四团,即后来的“叶挺独立团”的团长。

这个团是在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军事部长周恩来的主持下,精心筹建起来的一支革命武装。1924年11月,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毕业时,中共广东区委征得孙中山的同意,由区委军事部长兼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主持,抽调第一期毕业生徐成章、周士第、赵自选等党员军事干部,另从区委机关抽调了廖乾吾,组织了一支“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铁甲车队以徐成章、周士第为正副队长,廖乾吾为党代表。三十四团,正是广东区党委在铁甲车队的基础上筹建起来的。

既然是一支由广东区党委直接领导和指挥的革命队伍,就要选一位在党内、军内有影响有才干的人来担任团长。

周恩来首先想到了叶挺。因为他了解叶挺的革命经历和军事才干。叶挺是著名的粤军将领,担任过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1924年,孙中山派他到苏联学习,同年12月在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到国内。在上海,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兼组织部长陈独秀的接见,并被分配到广州工作。在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和军事部长周恩来的主持下,叶挺被分配到由粤军第一师扩编而成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担任参谋处长。到职不几天,国民革命军发动了讨伐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战役,叶挺随军东进,离开了广州。11月间,叶挺在惠州前线接到一个新的任职命令,调他到正在组建的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担任团长。

1926年1月1日,三十四团改称第四军独立团,全团有共产党员20人左右,建立了党的支部。这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人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

1926年4月下旬,中国共产党决定派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遣队首先北伐。独立团出师经过广州时,周恩来在住处单独约见叶挺,两人作了一次长谈。后来,周恩来又来到叶家祠,在叶挺家里召集团内连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会上,他向与会同志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各方面的情况,并就北上作战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作了语重心长的嘱咐:一、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工作;二、注意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三、注意统一战线工作,很好与友军团结;四、作战要勇敢,要有牺牲精神,要能吃苦耐劳;五、要起先锋作用、模范作用、骨干作用;六、要多打胜仗。

周恩来着重强调了“要多打胜仗”。他说,现在有些国民革命军部队对北伐战争仍然存有种种顾虑,都不愿意派部队先出去,只要你们打了胜仗,他们就会跟上来。

在叶挺的指导下,独立团党支部作出决定:把周恩来这些指示分别在党内和党外、干部和战士中进行普遍的传达讨论,并把它作为从广州出发到湖南行军中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利用行军途中休息和到达宿营地后的时间进行讨论,从而对全团干部战士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拥有2000人的叶挺独立团在这次千里远征中一直充当前锋,所向披靡,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斗中获胜,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至武昌大战时,“铁军”之称更是声名大振,叶挺也被誉为“北伐名将”。

叶挺独立团之所以赢得“铁军”的光荣称号,叶挺本人之所以被誉为“北伐名将”,这与中共广东区委对于独立团建团和作战的坚强领导是分不开的,更与周恩来的提携、教育和培养是分不开的。叶挺本人,一直引周恩来为知己,始终不忘周恩来的知遇之恩。

1927年7月27日,周恩来秘密从武汉经九江到达南昌,为南昌起义做准备。这一天,叶挺和贺龙的部队同时进入南昌。7月27日,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4人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成立,周恩来为书记,前委负责指挥前敌一切事宜。

叶挺和贺龙、朱德、刘伯承,是这次起义的四员战将。贺龙为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刘伯承为参谋长。由于叶挺和贺龙是起义的直接指挥者,身为前委书记的周恩来,便以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就起义的种种问题,与他们两人进行磋商。叶挺虽然对于起义的发展前景有所疑虑,但他深知,在蒋介石、汪精卫相继举起屠刀残杀革命人民的今天,中国共产党除了诉诸武力反抗,已别无选择。同时,他也明白,由于他在党的军事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挺身而出,承担这一历史任务,更是责无旁贷。因而,当周恩来与他交谈时,他明确地表示:坚决执行党的决定,竭尽全力,完成使命!

起义的作战方案是刘伯承起草的,周恩来看过后拿给贺龙和叶挺过目。叶挺看过这个计划,觉得各种安排十分周密,便什么也没说,将原件退了回去。那时几位将领初次合作,互相都不大了解。刘伯承不明白叶挺为什么一言不发,不置可否,便去询问周恩来。周恩来听罢,笑着说:“哈哈,这就是叶挺嘛!他不做声,就是同意;如果他有意见,就会跳起来和你争论的。这是叶挺的风格。”

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首的前委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城内的敌人全部被肃清,共歼守敌3000余人,缴枪5000多支,子弹70多万发。整个南昌城被起义军占领。

8月3日,起义军按照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开始撤离南昌,取道临川(抚州)、宜黄、广昌,南下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并占领出海口,取得国际援助,然后重新举行北伐。

起义军从汕头撤退时,周恩来染上恶性疟疾,发起高烧。叶挺率部掩护周恩来及机关人员突围脱险。到了普宁县城流沙,周恩来的病情更加危重。当时部队被打散,叶挺和聂荣臻始终守在周恩来身边。最后只剩下几个人,路不熟,又不懂当地话,总共只有一支小手枪,连自卫的能力也没有。幸亏随军撤退的汕头地委书记杨石魂担任向导,与叶挺、聂荣臻一起,一直陪伴着时而清醒、时而昏睡的周恩来,先带他们在附近一个小村子里隐蔽了下来,晚上又找来一副担架,把周恩来抬上,转移到陆丰的甲子港。叶挺和聂荣臻、杨石魂一起,陪伴周恩来在陆丰乡下养了半个月的病。但因缺医少药,周恩来的病情总不见好转。大家为此都很着急,便趁着敌人的搜查松动了一些,秘密地找到一条帆船,于10月下旬偷渡出海,护送周恩来到香港就医。这时,聂荣臻已分配新的任务,要到省委军委主持工作。叶挺则得到党的批准,搭船到澳门去,回家探亲。至此,叶挺才依依不舍地与周恩来握手告别。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