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项城市新公示的经济适用房名单近期遭到来自多个层面上的质疑,记者昨天逐条进行了深入调查。针对“有部分申购人都是在政府机构任职”的质疑,当地住建局回应称,该市属于农业大市,公务员收入较低,部分公务员家庭属于中低收入家庭,符合申购经适房条件。
(8月22日《东方早报》)
连日来,项城经适房遭遇的质疑基本可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年龄、身份与手续。综观各大媒体的最新追踪信息,整个事件依然云遮雾罩,关键环节甚至高度反常。
有关“手续”方面,“一周之内预交10万元购房款”,现在所知,无非是政府手头紧,先套用老百姓的钱垫付工程款。仓促之下不能如期交款的,果能如政府所承诺保留资格,在“第二批”经适房源中解决,也算是不错的善后。
然而,就在本月初,河南省已正式宣布明年将全面取消经适房。政策转轨之际,这部分“保留资格”的申购者,处境就变得十分微妙。项城方面要想实实在在安抚民意,就有必要对所谓“第二批”房源予以详解,而不是随口一说,更像是舆论围逼之下的缓兵之计。
三大环节之中,化解“年龄”非议,当地政府似乎底气最足。然而,对照申购条件,年龄杠子是“应该达到国家法定婚龄”。而网上公示的登记信息表明,没达到法定婚龄者不止一二。这就给当地有关部门的释疑造成左右为难。名单一层一级过了那么多关卡,出现如此低级的“差错”,足以动摇整个操作程序最基本的公信力。
不少公务员入榜,无疑是项城经适房遭遇质疑之中公众敏感度最高的一个环节。
首先,收入高与低原本就是相对而言,项城的公务员收入当然不能跟上海的公务员收入比,但是项城的公务员收入比之项城普遍的百姓收入,又孰高孰低?其次,就算项城确有公务员家庭属于“中低收入家庭”,我们也绝不敢相信,在僧多粥少、只能穷中选穷的情形下,公务员会跑到穷人队伍的最前列。如果没有证据表明,896户申购者中哪些公务员是来自当地最穷、最需要救助的“中低收入家庭”,那么与其说他们是在申购,莫如说无异于“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