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也谈镇江中学的吃

发布时间:2012-08-23 08:25  来源:镇江日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图为上世纪60年代,学生在省镇中水塔前留影。

1963年秋,我从镇江市西津渡小码头小学考入江苏省镇江中学,其时正处于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恢复时期。当时食品奇缺,物资匮乏,而我们这些正值青春发育年龄段的学生正是需要营养的时期。

上世纪50年代校友“妖洞”在“食堂饭菜好”一文中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省镇中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为七元五角,平均每天的伙食费仅两角五分钱。当年不仅够,而且吃得不错。午餐和晚餐每八个学生一桌,有四菜一汤,主食管饱,常有荤菜。每日早餐多为稠粥和油炸的花生仁、蚕豆瓣、黄豆或恒顺酱菜。学校炊事员还养猪来改善学生伙食。参加工作后,遇三年困难年代,大家吃不饱,没事常聊吃的。省镇中的伙食,倒成为我向别人炫耀的资本!”这样的日子,我们在镇江中学一天也没有享受过。

上世纪60年代校友张晓雪在他的“从山芋开始的校园生活”中谈到,“1963年夏正处于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恢复时期,中学生的粮食定量是每月32斤、食油每月0.5斤。这个粮油定量标准大大高于城市居民。在省镇中吃大食堂,我们每天的伙食费是人民币0.25元。入学那年,省镇中被列为江苏省18所示范中学之一,额外享受国家补助每人0.04元/天。午餐是糙米,每天早饭后,班级(生活)值日生去大食堂领取全班的定量米,抬来一屉蒸笼,然后用一量米的小铁皮罐把米一一均分到每个同学的饭盒里。”

这确是我们当时真实的食堂生活:午餐和晚餐每八个学生一桌,一菜一汤,难得有荤菜。至今我还记得那掺入诸多馒头屑子的肉圆的滋味,每日早餐为稀粥馒头搭萝卜干。

学校里还有“京江齐”代销店。我们对京江齐分外钟情,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后,饥饿的我们会赶到代销店,等待京江齐出炉。当时市场上有甜、咸两种,甜的全身金黄,咸的角面微黄,角槽乳白色。刚出炉的京江齐,香喷喷,软绵绵,到嘴哧溜一下就下了肚。记得当时每只京江齐要一两粮票、三分钱,女生会一人出粮票,一人出三分钱,一人一半,分而食之。

从镇句公路通往学校的马路右边有一家面店,生意非常红火。下面条的按如今的说法是一位“面条西施”。花上七分钱、二两粮票,可以吃上一碗放了一小块猪油、几颗葱花的阳春面;再加毛把钱,就可以吃一碗小煮面。小煮面里会有几块肚片或是猪肝,清汤寡水也会换成高汤厚味。如再加毛把钱,就可以吃一大碗大煮面了。那碗也大,里面会有小肉圆、木耳和笋片,那滋味更加鲜美!当时班上的干部子女,高兴时会请我们这些“穷小子”去撮一顿小煮面,再高兴一点那就是大煮面了。当年能吃上一碗大煮面,那就是非常“奢侈”的高档享受了。

为了解决饥饿,我们每周还从家里带来一小口袋焦(炒)面,在上、下午课间,匆匆赶回宿舍,用刷牙缸子撮上一把焦面拿到老虎灶用沸水一冲,筷子一调就成了香喷喷热腾腾的焦面糊。再加上一点糖精,那滋味之美妙,至今记忆犹新。

晚自习课后把从家里带来的米淘一下装入水瓶,到老虎灶冲入半瓶沸水,待到半夜时分,那沤烂的稀粥也能解决我们的饥饿问题。

我们校园的西边是部队,学校和部队只隔着一条不宽的小沟。山芋收获季节,部队会将山芋削成薄片晾晒在小沟旁边,那白茫茫的一片山芋干,对我们这些处于饥饿状态的学生很具诱惑。于是,有胆大的同学跨过小沟,试着抓起一把,解决一下肚子问题。而部队的战士对这样的“偷窃”行为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干吆喝两声并不真正干涉。于是我们就越发胆大起来,甚至出现了全班同学跨过小沟,每人抓起一把山芋干,迅速回到教室的壮观场面。

(作者:吴家祥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