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经常与父母共度、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8月13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打开父母的心结等”涉及精神与心理的内容。(8月14日《新京报》)
重复阅读这24条,很好!为人子女,一一对照,颇有惭愧不及之处。说它好,是因为不是愚忠愚孝的训教思维,不是没有内容的空洞空话,而是触及了很多现代人容易忽略的内容,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对于正在步入老龄化时代的中国来说,对于年轻人压力很大的现实来说,这种提醒是非常有必要的。
养老文化更新换代,早已成为现实之需。传统孝道中有很多“无违、子为父隐、父为子隐、事事顺从父母意愿、孝丧孝祭礼仪烦琐僵化”等内容,是年轻人无法从内心认同的。再用一些简单的说教灌输这些观念,会遭遇非常强的逆反心理,而将孝的问题空置于虚无之地,不仅是对传统的悖逆,更是现实的悲哀。倡导孝道,与时俱进,能说到大家的心坎上,听得进去,又做得到,才会有生命力。
更何况,从赡养到敬养,是物质极大丰富之后中国社会需要跨越的养老门槛,也更接近孝道的核心。孔子有一段话,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光给父母吃的喝的,觉得你衣食无忧,就该心满意足,就是尽了孝道,这是最低层次的,“养”是一般动物都可以做到的,“孝”则是有精神内容的,若没有情感的因素在里面,还不能说是完整的孝道。
从这两个层面来说,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24孝”,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困境。至于有人质疑,孝是很私人的事情,甚至是一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觉”,怎么能这么详细呢?这种规定又有多少可操作性呢?我倒是觉得,这种行为标准,毕竟不是法律,它能够起到的就是一种倡导、提醒的作用,不必要用一刀切的思路去挑剔——主观上想要孝敬父母的人,能从中看到改进的地方,能参照找到一些自己行为的不足,就已经很足够了;至于有些内容因为你的特殊情况做不得,谁又会怪罪你、揪着不放呢?(普沙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