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已与当前时代精神不符,有些则仍有现实教育意义,不过,这些故事大多非常人所能做到,因其带有一定的神话传说色彩,故而被赋予了传奇的历史意义。实际上,这种“高不可攀”的道德感召,或许更加具有指导意义——因为“高不可攀”,因此不必担心公众竞相效仿,更不会以此为标准教化天下,其所看重的是自我解读,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所谓“道法无常”,这个“道”,何尝不包括孝道在内呢?
相比之下,新“二十四孝”可谓详尽琐碎,不仅于此,其还冠之以“行动标准”的宏大命题。这就未免有些令人莫名惊诧——难道只有收录在册的行为,才能算得上尽孝,其他“自选动作”都要被排除在外吗?
毋庸讳言,随着标准化操作概念的推广,不仅其内涵无限丰富,所涵盖的范围也日渐宽广,乃至于我们时时为标准所困、为操作所累。与工作中的标准化操作不同,生活中原本应展现公众丰富多彩的一面,然而在标准化的束缚中,我们就像是同一种形象的简单复制粘贴,生活也变得索然寡味。当尽孝也要对照标准逐一完成的时候,令人情何以堪!
标准化操作强调的是服从,用在工作中自然无可指摘,然而用在日常生活中,却不免变换了味道。包括尽孝在内,伦理道德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遵从,倘若没有了这样的精神内核,无论形式再怎么丰富,都不免只留下一具形式主义的躯壳。令人遗憾的是,社会管理者似乎越来越青睐于通过标准化定义塑造躯壳——教人从内心深处接受道德感召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比之下,制定行为标准又是多么的简单易行。只是不知道,忽略了心灵感召的标准,究竟能有多少实践意义?这种避重就轻的行为,又何异于买椟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