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民间网络“乐乐助学”活动发放新一年度助学金。据负责人陈蕾等披露,首批资助的两个贫困学生今年终圆大学梦;今年又新增资助7名贫困学子;去年10名受助孩子“流失”6名;此外,因成绩下降,他们至今已淘汰五六名贫困孩子。
(8月6日《镇江日报》)
多年来,镇江这座城市之所以被人们冠以“大爱之城”的美名。一方面得以政府大力推动,惠民措施暖人心外,另一方面像陈蕾等人发起的“乐乐助学”等民间爱心活动也是功不可没。
熟悉陈蕾或是她的网名“我是小龙女”的市民都知道,“乐乐助学”行动背后是一个关于爱的延续的感人故事。女儿乐乐罹患白血病期间,陈蕾一家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回天无术,数万元善款结余,陈蕾为替女儿感恩,悉数捐出,发起爱心助学行动。如此的镇江民间助学行动,一路走来十分不容易。
在首批接受连续资助的两个贫困孩子考取大学的喜庆日子里,陈蕾也不讳言多年助学遭遇的忧与爱。因为资金有限,因为灰心失望,几年间“乐乐助学”一直在做着为难的取舍,一些曾获得资助的困难学子因学习成绩下降而惨遭淘汰。
陈蕾等民间网络爱心人士心头的忧与爱,其实也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反思的问题。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但客观上,学习成绩的高下至今依然决定着孩子被贴上“好学生”还是“差学生”的标签。对于他们,爱心资助究竟应该一视同仁,还是分出三六九等?
诚然父母早亡或多病,家境贫寒而多难,孩子却聪明刻苦、品学兼优、懂事上进,如此强烈反差更容易赢得人们的同情和关爱,得到社会爱心资助的可能性更多。但是,这样的好学生、好孩子往往都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抢着资助的香饽饽。而反观成绩稍逊一筹,或是波动较大的孩子,便往往没那么幸运了。
事实上,那些不少人眼中的“差学生”更需要雪中送炭式的帮助。或许因为几次的学习成绩下滑,他们不再得到资助。或许因为他们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他们再努力成绩也难以提高。更或许,他们既无聪慧天资,也无多少学习兴趣。但如果仅仅根据成绩来取舍是否帮助,未免太过简单,对这些孩子来说也有些不公平。他们是弱势中的弱势,其实更需要关爱。当然,这样会让我们的爱心人士付出更多,因为他们需要的帮助比好学生更为复杂,不仅仅是资助学费或生活费,还需要精神上的抚慰,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指导。
或许陈蕾等民间助学爱心人士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社会的力量是无限的。尽早尽心帮助“差学生”, 让梦想照进现实,让他们有多条出路可选择,既是给他们的人生一个机会,也是给社会的未来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