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古大圣寺,最显眼的不是大雄宝殿等殿堂,而是安养了170余位老人的安养院。年逾七旬的何老太是一名孤寡老人。多年前,她尚未成年的独子被病魔夺去生命,寡居多年的她最终进了这所安老院。大学生义工说,这些老人只要能吃上一口热饭,身旁有人照看,就很知足了。
(8月9日《华商报》)
失独老人住进寺庙,有人照看就知足,读来未免让我们唏嘘。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百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新增7.6万个,步入老年的失独者无处可去,治病养老成了难题。他们当中,有的封闭在家里,终日不出门;有的躲进清静的寺庙,终日吃斋念佛;有的则是在网络论坛、QQ群中,相互倾诉,抱团取暖……其实,许多失独者只是得到了表面上的暂时慰藉,孤独、寂寞、无助等情绪的困扰并没有消除,日益成为社会性难题。
当下,中国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的投入不足、设施较少、服务单一、运营效率低和专业人员匮乏等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目前,在全国1000名老人中,只有17张养老床位,仅占老人总数的1.59%,而发展中国家是%2-3%,发达国家是5%-7%。硬件的差距明摆着的,软件差距就更没法提了。这就是失独者养老质量的瓶颈所在,他们的养老之路没法不艰涩难行。
可以倒证这一点的是,最近关于推迟退休年龄问题的热议。一些人力挺晚几年退休,一定程度上也是出于晚年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能有更加殷实可靠保障的考量。
改善养老服务,尤需政府支持。各级政府应成为发展社会事业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主导、协调、推动作用,建立老龄事业投入的自然增长机制,并且要有正确的倾斜保护取向,着力保障老年人中高龄、病残、失独、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要抓好有关优惠政策的配套与落实,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事业;要加快养老事业的法规制度建设,促进养老事业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