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政将军,湖南湘乡人,原名谭世名。将军性格文静,湘乡东山学堂毕业后,就职小学教员。乡人呼“小秀才”。谭政将军之父谭润区与陈赓将军之父陈绍纯为同乡至交。将军幼时曾寄宿陈赓家,读乡间私塾三年。其间与陈赓四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后结为夫妻。
1927年春,经陈赓介绍,谭政将军离家从军,初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文书,继投奔卢德铭之武昌警卫团,亦任文书。武昌警卫团与秋收起义队伍合编后,将军随毛泽东上井冈山。是时将军二十四岁,改名谭政。
谭政将军参加红军后,某领导问将军:“给你十发子弹,能否命中十人?”将军摇头。又问:“五人呢?”将军亦摇头。又问:“三人呢?”仍摇头。将军见该领导不悦,急补充曰:“可能吧。”该领导摇头叹曰:“那你就别拿枪了,好好地用你的笔,笔扫千军嘛!”
1928年2月,谭政将军调红四军前委任毛泽东首位秘书。将军于井冈山砻市与毛泽东同住一屋,毛居里间,谭居外间,形影不离,无话不谈。谭政将军回忆,初上任即帮毛泽东誊抄名篇《井冈山的斗争》,抄了改,改了抄,反复多次方定稿。后以复写纸复写两套,送毛泽东过目。毛泽东点头称好,曰:“两套文稿,上面写上:一套由湖南省委转中央;一套由江西省委转中央。”
抗日战争时期,谭政将军著文《敌人在华北的现行政策》、《华北已进入艰苦斗争的阶段》、《论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等发表。毛泽东阅后甚喜,与人曰:“谭政者,谈政也!”
1944年4月11日,谭政将军于延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与会人员为西北局高级干部。将军报告后反响强烈,有“新《古田会议决议》”、“建军里程碑”之赞誉。将军由此而走红。是时,将军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兼陕甘宁晋绥联军副政委、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年仅三十八岁。
谭政将军为人谦谨,顾全大局。据云,辽沈战役期间,初时东总电报署名均为“林(林彪)罗(罗荣桓)谭(谭政)刘(亚楼)”,后改为“林罗刘谭”,后又改为“林罗刘”。有人质疑谭政将军,曰:“政治部主任放在参谋长后面说得通,但也不能没有政治部主任啊!”将军笑笑,对曰:“可知将相和故事吗?”
谭政将军驭军尤重视群众纪律。解放战争时期,某部一连长枪杀村长马玉。“马玉事件”上报东野政治部,将军立置军纪,命当地政府为马玉举行追悼会,枪决犯事连长,并向东北全军发出通告:“在经过广泛的土改教育之后,如仍有包庇地主、干涉群众斗争等类行为者,不论其出身和历史如何,均须给予批评与处分,严重者开除党籍,犯罪者法办。”
1948年冬,北平和平解放后,谭政将军主持制定《入城须知》和《约法八章》,嘱政治部将市内各大学、图书馆、公园及故宫博物院、西山、香山、中南海、北海等名胜绘图立标,人手一份,全力保护之。
1956年12月,谭政将军赴京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将军就职后主抓的第一件大事,即在全军开展轰轰烈烈的学文化活动,并主持制定了《关于在职干部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指示》。魏佑铸将军告余,其时谭政将军下部队视察言必称“学文化”,并提出招收地方大中学生担任部队文化教员,干部要达到高中以上,部分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等。
1960年1月,中央军委于广州小岛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主旨为批彭德怀、黄克诚,而谭政将军则津津乐道其全军学文化之汇报。期间,林彪提出将抗大作风,即“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简括为“三八作风”,谭政将军曰:“这种提法不科学,且容易与三八妇女节混淆,需要再斟酌斟酌。”将军之祸由此始也。
1988年11月6日,谭政将军因病逝世。军委领导书挽联痛悼:
毕生致力政治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不朽功绩在三军;
终身遵循立党为公坦坦荡荡守正不阿高尚风格启千秋。(吴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