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学习成绩一般,却非要花好几万元上名校,家长说是为了孩子能交一帮好同学,以后办事就有了硬关系。对此,专家称,这种家庭教育思想会害了子女,靠天靠地靠人不如靠自己。(8月5日《三秦都市报》)
虽然专家称这种家庭教育思想会害了子女,但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家长的“长线投资”眼光。不过在“拼爹”大戏层出不穷、且屡试不爽的语境中,“拼同学”现象的出现更像是一种必然。更何况,“拼同学”首先仍然是“拼爹”:如果家长拿不出数万元的真金白银,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显然不可能上名校,不可能结交一帮所谓的好同学。
毋庸讳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泛的优质人脉资源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进步,但在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里,“靠天靠地靠人不如靠自己”才是最为根本的常态,才是最值得彰显的“正能量”。换句话说,人是生而平等的,如果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人生道路上必须“拼”字当头,那“拼”的应该是能力、智慧、勤劳和毅力,而不应该是亲爹、“干爹”、同学乃至七大姑八大姨。
不是每一个人背后都站着一个“毕姥爷”,不是每位家长都能拿出八万元钱来为子女进行“长线投资”。放任“拼爹”“拼同学”大行其道,实际上就是纵容“潜规则”变成“明规则”,最终必然伤害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值得强调的是,在一个由各种“问题拼盘”“带病菌拼盘”组成的社会里,即便是昔日那些貌似强人一等的“拼爹”者、“拼同学”者,恐怕都会被别人“拼”得体无完肤,成为下一个不幸者和受害者。
个体觉悟永远没有制度可靠。要想遏制“拼爹”“拼同学”之类的不良风气,破除各种令人深恶痛绝的“潜规则”,关键在于让我们的权力运行规则和社会运行规则进一步走向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毕竟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一看便知。
当“拼爹”“拼同学”的结局都无一例外地变成“坑爹”“坑同学”的梦魇时,“拼爹”“拼同学”连续剧必然会戛然而止。到这时,中国式的“关系”必将随之回归本意,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玄乎其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