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先生的一个朋友官至辽宁省一厅长,想谋求副省级职位;另一个朋友是政法大学副教授,想进公检法系统。王先生先行垫付600万元替两个朋友买官被骗,直到案发也不说朋友到底是谁?8月1日,诈骗王先生的嫌犯邹焰焰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审。王先生当天没有现身,据知情人士分析,王先生打算一人扛了,把买官的朋友说出来没有意义,私下里怎么给钱也与本案无关。
(8月2日《京华时报》)
买官被骗的桥段,怎么就那么经久不息?这种桥段的序幕一般都是在饭局、聚会开始的,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吹嘘自己如何如何神通广大,和某某领导是同学、朋友,要办事都能轻松搞定;而总也有一些人怀揣着不良的动机“听者有心”,随后,交易开始进行,可是,骗子终究是骗子,任其巧舌如簧,骗局终究会被戳穿。
买官屡屡被骗,当然有其深厚的“黑土地”基础。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官员在买官卖官的市场里曾经得意猖狂。所以,有人买官看走了眼,“不幸”上当受骗,是因为也有人买官尝了甜头,眼红了别人。当下,“600万元买官”案,虽然已经开庭审理,但却还是疑云重重。
读者最关心的当然是,王先生官至辽宁省一厅长的朋友究竟何许人也?这位“神秘”的王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纵观整个案件,我们始终不清楚,王先生为何那么主动、积极、热心地要为厅座朋友斡旋买官事宜呢?白花了600万元的王先生说,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和“厅长”“副教授”讲过帮他们办理升迁的事,“我只是想事情办成后再跟他们说”。默默无闻地掏出几百万为朋友买官,居然还不透露一丝风声,这王先生究竟图的是什么啊?难道真如网友“夸赞”的,王先生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吗?
买官的钱到底是谁的?自然也是很关键的问题。王先生自始至终都咬定钱是他出的,两位朋友至今还蒙在鼓里。这世界,真是难得还有这么“高风亮节”的人?无偿拿出这么一大笔钱为朋友办事,不求什么回报还“一人扛了”,真是令人佩服。在笔者看来,这位王先生极可能是一个掮客或者“军师”之类的角色,厅座出面活动风险巨大,所以让中间人四处活动。否则,这离奇的一切,怎么能给我们一个合理合情的解释?
“600万元买官”案不该如此不清不楚,疑点多多。查出真实的买官者,并非如一些人所言“没有意义”,通过严肃处理买官者,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案件如果草草了结,只会贻笑大方,买官卖官的不正之风,也就会刮得更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