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评论  >   史海回眸

1842,英雄的镇江震惊世界

发布时间:2012-07-27 07:55  来源:京江晚报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1842,英雄的镇江震惊世界

——纪念鸦片战争镇江抗英保卫战170周年

镇江的近代历史中,曾有这样一段史实,它告诉我们,镇江是一座英雄之城。

对于这段史实,恩格斯有一段评论脍炙人口:“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气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话语描述的,正是1842年7月的鸦片战争镇江之役。那是鸦片战争的后期,大批英国军舰侵入长江,到了镇江出乎意料地遭到强烈的抵抗,顽强的抗英保卫战震动了世界的舆论。

时间飞梭,至此一役,已是170年,但镇江人民在抗英保卫战中的英勇不屈和爱国热情,仍旧值得今人肃穆和深思。

怒向强敌 威武不屈英雄城

“1842年7月21日凌晨,7000多名英国侵略军乘船舰从北固山至金山南岸登陆,穷凶极恶地向镇江城发动进攻。京口副都统海龄等率领爱国官兵,为保卫镇江,与兵力和装备占绝对优势的英国侵略军进行了殊死战斗,沉重打击了来犯的敌人。”在近日我市致公党京口区二支部组织的一次“纪念镇江抗英保卫战170周年”座谈中,镇江一中退休历史教师、72岁的薛学陶在演讲中这样开头,他声情并茂的话语,将人们带入了那段过去。

即便已来镇近50年,薛学陶仍旧一口浓重的闽南口音,他是厦门鼓浪屿人,了解镇江的这段历史,不仅是因为自身职业的需要,更期望多了解自己的第二故乡。“真正了解了镇江在鸦片战争时期经历的这段惨烈过去,我才真切感受到镇江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薛学陶动情说道,因为“镇江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从1842年7月13日圌山之役起到21日攻破镇江城,镇江保卫战的情形极其惨烈。为了抵挡敌人,有的清兵抱起英军一起跳下城墙,还有的清兵被刺伤后,居然能把侵略军摔下城去。

旗兵或战死疆场,或自杀殉国,无一人投降。旗兵的家属也一样刚烈,旗兵家属布哈沁氏与其他旗兵家属共28人一同举火自焚。水陆寺巷有几十个妇女同缢于竹园中。座谈会上,薛学陶含着热泪的发言感染了在场的各位,“许多家族的大家长站在一边,看着自己的儿子、媳妇、孙子一个一个鱼贯而下,投井自杀,最后自己也投井。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骨肉亲人殉国,这是何等壮烈?!”军营小井内填满了尸体,城南的数十处池塘,也被殉难者填满,甚至达到“后至者以无水可投为恨”的地步。《丹徒志》有记载:……战后本地设收尸所,从井、汤、河、家中收尸两千多具,有自家收尸,还有不知下落者,估计达万之众。真可谓:“户户有死伤,家家有血泪。”许多英军也被此情景吓得胆战心惊。

浴血奋战 旌碑永存先烈绩

说到镇江保卫战,不能不提青州兵。

1842年7月21日,英军分三路攻打镇江城,当时镇江城由青州兵驻防,青州,今山东益都。山东大汉个个结实,平常训练有素,因而骁勇强健。

史书记载:“青州兵杀得侵略军,手上兵器因血积在刀柄上,滑得都拿不住,仍挥刀大声高呼奋勇杀敌。”

在市烈士陵园的烈士馆中,如今还能看到一个“一矛刺二夷”的模拟场景。陵园管理处主任吴晓霞介绍,它讲述的事发生在北门沦陷时,当时,侵略军冲入城内,守在城口一青州兵,手持长矛大声吆喝,用力刺穿一冲上来侵略军,未等拔出长矛,见第二个侵略军又冲上来,青州兵趁势将长矛刺向侵略军,使得一长矛刺穿两侵略军,吓得侵略军哇哇乱叫,四散逃命。然而,当这位青州兵欲抽出长矛时,竟被密集的子弹射中,英勇牺牲。

从茅家琦主编的《鸦片战争镇江之战》这本书中我们了解到,当时镇江守城旗兵共有1583名,其中1183名是驻防镇江的满蒙旗兵,400名是青州旗兵。这400名青州兵全体战死,无一生还。

青州兵的殊死奋战让镇江人民记住了他们。

在位于北固山前锋的市烈士陵园内,有一块“镇江府立青州驻防忠烈祠碑”。这块碑是镇江保卫战后,为祭祀青州忠烈建忠烈祠而立祠内的。当时,除镇江建祠立碑外,山东青州亦立有同样一块碑刻。后来,镇江青州驻防忠烈祠被毁,碑不复在。2002年,镇江保卫战160周年时,镇江市关工委倡议并筹资、市烈士陵园组织实施,专程从山东青州博物馆拓来碑文,重新在这里立起“镇江府立青州驻防忠烈祠碑”,并建忠烈亭护碑。

忠烈亭及忠烈祠碑——这是我市现存唯一的纪念镇江保卫战的建筑与碑刻,就在烈士陵园纪念碑西侧、古北城墙外侧的绿树丛中,此地是当年镇江守军抗击英军的主要战场之一的十三门旧址。

“十三门”,很多市民可能感觉陌生。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秘书长郭祥明介绍,当年的十三门,其实是瞭望台。明嘉靖年间,倭寇被戚继光打得四处逃窜,由于镇江地理位置的特殊,近靠水路,倭寇经常从江上行船来掠夺。为了防止倭寇来掠夺,官府将北固山前峰与中峰之间割断,在前峰建“瞭望台”一座,分上下两层,“瞭望台”上下、左右、前后,共有十三个瞭望门洞, 因此俗称“十三门”。“十三门”并不是指城门,只是“瞭望台”。

侵略军以“十三门”为突破口,架长梯登城,防守清兵顽强抵抗。敌人的一次次进攻,一次次被击退。最后侵略军蜂拥而上,我守军和登城的侵略军面对面搏斗,搏斗情形可谓“惨烈”。最终因守“十三门”的清兵伤亡太多,又无援兵,寡不敌众,十三门失守了。

“十三门”遗址在抗日战争期间还在,随着民国时期镇江成为江苏省会,当时城市的改造,之后城市的不断变化,今天的“十三门”已不复存在。

如今,当年的遗址已是一片幽静。端看忠烈亭,庄重、敦厚。亭柱上刻有对联“浴血江城旌碑永存先烈绩,振兴华夏忠魂召唤后来人”。亭中立一巍巍碑刻:“镇江府立青州驻防忠烈祠碑”。

忠烈祠碑正面镌刻竖写的碑文,碑文为镇江知府崔光笏撰写、丹徒县知县王德茂书,落款时间是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即1843年6月,镇江保卫战的第二年。碑阴刻的是阵亡将士姓名,“读着读着却仿佛觉得眼前这耸立的铮铮碑刻不就是依然屹立在北门古战场的英烈身影?”镇江的文史专家陆潮洪生前这样说道。

振兴华夏 忠魂召唤后来人

从7月13日到21日,镇江保卫战历时9天。这是可歌可泣的9天,这是英勇悲烈的9天。9天中,英勇的军民鲜血洒遍镇江城内外。

镇江保卫战虽然失败,但是英军遭到了沉重打击,几乎到了难以持久作战的境地。

镇江人民这种不畏强敌、誓死血战的英雄气概,气贯长虹,彪炳史册,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昨天的历史,被今天的岁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镇江抗英保卫战170周年之际,再谈那段历史,并非只是为了据史说史。“这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尤其是对现在的青少年而言。”薛学陶说,正如忠烈亭正面亭柱上所言,“振兴华夏忠魂召唤后来人”,当年的事迹需要唤起的不是历史价值,而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振兴国家的雄心。

就在近日,走出大学校园才几年的镇江人尹超特意从武汉返镇,将自己写的厚厚一本纪念镇江保卫战的交响乐谱献给了我市烈士陵园。

2006年的一天,尹超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讲述镇江保卫战的纪录片,受此激发,这个音乐“门外汉”前后花费了近三年时间自学编制了这部长达117页、包含了18种乐器的《镇江第一序曲—“1842”》交响乐谱,他说要“以此献给三千八百四十七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善良的三百万人!”

英雄的精神,我们没有忘记。

(作者:戴慧 徐枭妹  责任编辑:李斌
分享到:

金山论坛】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内容页统计代码